棘球蚴抗原B诱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逃避的实验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sky_z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建立C57BL/6小鼠对BALB/C小鼠的尾部皮肤移植模型的基础上,观察移植皮片的存活情况。探讨棘球蚴抗原B对小鼠皮肤移植的影响,包括对于小鼠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及移植物病理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尾部皮肤移植模型,以近交系C57雄性小鼠60只为供体,Balb/c雄性小鼠100只为受体。将100只受体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只,于术后第一天开始给药。即A组.空白组(非同系移植):给予生理盐水肌肉注射;B组.实验组(非同系移植辅以抗原B干预):给予纯化后抗原B—100μg/10g/天行肌肉注射;C组.阳性对照组(非同系移植辅以免疫抑制剂):给予FK506—3μg/10g/天行肌肉注射.D组.手术Ⅰ组:单纯行同系间皮肤移植不予干预:E组.手术Ⅱ组仅切取与上述组大小相同的皮片不行移植操作,用于切取皮片大小的观察。五组均于术后观察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状况:若发生移植物的脱落或者感染导致皮片坏死者,视为手术失败不归于观察范围并及时补充观察小鼠;于术后第七天行皮片收集并行病理分析。结果:五组间各组移植物生存时间如下:空白组皮片生存时间为6.75±1.282天,阳性对照组为12.5±1.3093天,实验组为10.25±1.669天,手术Ⅰ组生存时间为>100天;三组间空白组与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FK506的作用效果为最佳,抗原B次之。病理结果示:术后第七天空白、实验、阳性对照组三组间:Ⅰ、Ⅱ、Ⅲ、Ⅳ级发生例数分别为空白组:0、1、3、4例;实验组:1、3、3、1例;阳性对照组:3、4、1、0例。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学示P<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手术Ⅰ组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且伴有坏死组织及淋巴细胞。结论:近交系小鼠尾部皮肤移植模型建立成功且稳定,其免疫排斥反应的结果易于观察,可以作为皮肤移植相关免疫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采用棘球蚴抗原B作用于小鼠皮肤移植可以明显延长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且病理结果亦显示其可以延缓移植排斥的发生。为进一步研究棘球蚴病的诊治以及器官移植免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球及眼眶内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眼科 108 例眼部肿块患者,手术前对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 CT 平扫检查,常规超声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