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监督,就是网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公共生活进行监督,检举、揭发、举报权力的不当行使以及公权力的滥用,进一步曝光涉嫌违法违纪的相关人员,以保证新形势下建设廉洁政治,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一方面,作为新兴的权力监督方式,网络监督在信息化时代不断扩张了公民的政治参与途径,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与网民的互动,通过对不依法履职人员的处置、对责任部门的纠错、对腐败行为的严厉审查,进一步提升了治理能力、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由此来看,网络监督是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秩序的规范和内容的建设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现实中,网络监督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权威性缺失和规范化有待加强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网民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较高,并对网络监督抱有较大的参与热情。因此,必须积极引导网络监督的规范化发展,严格把控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网络监督制度化发展提出的要求,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主体多元、效果显著、成本低廉的优势,不断调动各要素完善网络监督制度化建设,充实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层面,大力提升网民的权利意识与政治素养,从而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和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了实现网络监督的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真正发挥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首先需要提升网络监督的信息公开能力,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这是网民有效参与监督活动的关键。其次,完善网络监督举报相关制度,以保证举报人的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严厉打击虚假举报行为,积极引导和激励真实举报。再次,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开设沟通协调平台,提升沟通协调能力,确保信息在多主体之间的流通。最后,加强网络监督在回应方面的相关建设,通过专业的管理队伍和平台建设,有效提高回应能力,完善回应方面的相关立法,不断提升政府监督网站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只有把握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不断认识互联网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才能逐步完善网络监督制度化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实现以上的对策安排。当然,这是一个多元的层面,涵盖网民对信息的研判能力的提升,权力部门职能的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网络监督平台的管理机制和监管法规的建立健全,只有在多层面共同协调,才能不断保证网民的政治参与权力,一步步将我国的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的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