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及其协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可以方便地制作数字内容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然而,用户对数字内容的任意复制和传播使得网络上的版权侵害问题非常严重。这极大地损害了版权拥有者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妨碍了数字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如何有效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已成为业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字版权管理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作为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该技术可用以保证数字内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合法使用,平衡数字内容价值链中各个角色的利益和需求。目前,大多数DRM系统都将使用数字内容时必不可少的数字许可证保存在用户端,这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现有的DRM系统主要关注权利在版权所有者和普通用户之间的传递,而较少注意权利在普通用户间的二次分发。据此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代理并支持权利二次分发的DRM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工作协议进行了阐述。系统中的移动代理能代表内容服务器的利益,携带数字许可证移动到用户端公正地执行DRM功能,并在执行完毕之后返回发送端,这避免了数字许可证在用户端的存储,而通过将移动代理构建为时限黑箱可保证移动代理自身的安全。系统还提供了对权利二次分发的支持以提高用户购买和使用内容的积极性,减少用户破解DRM系统的可能性。此外,系统还通过在发布的数字内容中嵌入内容服务器的数字水印来进行版权追踪。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家庭网络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家庭网络的独特特点使得目前市场上一般的DRM系统对其并非完全适合,如在家庭网络内,用户一般都希望能实现数字内容的方便共享,而大多数DRM系统对此并不支持。通过对现有的一些面向家庭网络的DRM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在权利管理模式、管理的灵活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据此提出一种面向家庭网络的DRM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工作协议进行了阐述。系统中,家庭网关通过“域”的构建来管理家庭网络内的所有用户设备,并作为它们的代理向因特网上的DRM服务器申请数字内容和许可证。家庭网关所申请的权利基于家庭网络域内所有用户设备,该权利允许合法注册的用户设备通过超级分发模式进行数字内容的共享,而组密钥技术则可以保证加密的数字内容只能被合法用户设备解密使用。此外,系统在其所发布的数字内容中嵌入家庭网关的数字指纹,这样,系统在发现盗版时可根据该数字指纹来定位具体的家庭网络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当前市场上已有的DRM系统数量众多,而这些DRM系统在发布的数字内容和许可证的格式上以及操作方法上均存在着差异,这给用户的内容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妨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解决该问题最主要的方法是采用互操作技术。通过对现有的一些DRM互操作解决方案的分析,发现它们在用户端负载或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据此提出一种DRM互操作支撑系统并对系统中的主要工作协议进行了阐述。系统可连接不同的DRM系统,并通过格式转换来实现DRM系统之间的数字内容访问。系统由可信的专用服务器承担并采用公钥基础设施机制来保证其安全性。分析表明该系统在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在关于全球化的争论中 ,最为复杂的问题是关于全球化的文化内涵的认定与价值判断。从内在逻辑上看 ,文化的全球化必然是一个矛盾冲突和开放的过程 :它不可能是各民族文化的趋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很好的带动了国内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推动性。随着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建筑工程。这其中土建施工已经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纸化上机操作考试在职业技能认证考试中在迅速发展。如果由人工肉眼对计算机操作考试所产生的结果文档进行阅卷评分工作,不仅准确性差、效率低,而
环境温度动态变化时,物镜系统内部出现的温度梯度会导致镜片的折射率、厚度、曲率半径等参数出现非均匀变化,从而造成像质的下降。通过采用合理的温控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小物
学校是培养人的阵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以往人们把学生的健康单纯理解为身体素质如何,忽略心理健康。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是
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学术期刊如何通过微信平台实现有效宣传,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对我国90余个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基本现状的调研,以及600余名科研人员对
<正>家访,这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是因为它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读书的步伐;说它陌生,是因为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家长交流的方式由电话过渡到手机,再到家
为了研究优先通道发育程度对不同降雨强度下优先流特征的影响,该文选取不同深度的田间原状土样,在不同降雨强度下进行土壤优先流的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并采用双渗透介质模型Hyd
介绍了干法乙炔生产工艺及装置的运行指标,分析了其安全性、经济性及环境影响,并与湿法乙炔发生工艺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干法乙炔生产工艺通过的科技成果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