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壮大,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包括对股利政策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股东的利益,还关系到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将税后收益和未分配利润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财务策略,是公司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我国的股利分配形式多样且不稳定、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股利分配受再筹资制约、股利政策呈阶段性、数额偏小等现象与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各方行为有关,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还不完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上市公司经理人和大股东具有操纵股利的动机,而且银行出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对上市公司缺乏治理能力,并非有效的证券市场无法提供外部治理的硬约束。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条件,结束了以往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差异,使各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使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在公司治理的视角下对西方股利政策理论进行了检验,以期能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投资和政策建议。本文在综合有关股利政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入手,将公司治理结构视为一个系统,先从公司治理内外指标的因子分析开始,分别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动因,即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其各个方面对于股利分配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假设,再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的相应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研究验证其对公司股利分配动机的影响,最后对实证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