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即叛逆”这句意大利名言一针见血地表达了翻译的尴尬境地。可以说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由于语言隔阂、历史迥异,以及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往往只能独享原文之美,而要成功地在译文中再现原文之美有时简直无计可施。这种遗憾在处理语言模糊性方面尤为凸现,因为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内在的重要属性,而且汉语区别于西方印欧语系语言的根本之处在于模糊性,因此汉语的优点也主要体现在其模糊性。汉语注重整体感应,讲求意合,不追求严格的逻辑与分析,是一种意境性语言。相反,英语则呈现别样风景:它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甚至把“数理关系”誉为语言的形式美。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模糊美感的磨蚀是极难避免的。这种“翻译遗憾”莫大于眼睁睁地看着汉语的模糊美感在汉译英过程中多有磨蚀而难有作为。因此处理好语言模糊性的翻译问题是相当重要的。虽然国内诸多学者已意识到语言的模糊性在翻译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意义,并且在许多翻译理论与著作中亦有提及,但到目前为止针对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这种翻译遗憾的专著尚少见。再者,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首次实现了文学研究从作者作品为中心向以作品读者为中心的成功转向。接受美学探索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重视作品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该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文学作品一般偏爱使用模糊性语言,模糊语言暗含许多“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空白”并构成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审美特质即:得体美、简洁美、精确美、意境美、幽默美和形象美等使作品具有出神入化、灵活百变的美姿,使作品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魅力,让读者独立思考,让读者驰骋想象,让读者享受“咀嚼”。这种模糊美感可体现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上并丰富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成功运用语言模糊性的典范。《水浒传》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并被译为世界各国文字而广为流传。然而遗憾的是对其翻译的研究却较少有人提及。因此,本文拟从语言模糊性角度出发,并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试分析了《水浒传》在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与保真情况。本文首先简略界定了语言模糊性并概括了《水浒传》的美学价值及国内外的评价。接着详细介绍了语言模糊性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宏观分析了《水浒传》中语言模糊性的美学效果。同时作者还结合《水浒传》介绍了接受美学并阐明了语言模糊性与“召唤结构”和“期待视野”之间的关系。再从地理、社会环境,哲学和语言结构三方面说明了导致汉、英语之间语言模糊性审美差异的根源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翻译遗憾——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接受美学视角宏观比较了《水浒传》英译本的情况,并以沙博理的英译本为例专门讨论了《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在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情况,又进一步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层次对此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简略阐释了《水浒传》在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保真”情况并由此引发出对汉英翻译质量与诺贝尔文学奖之间关系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