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了一股“读经热”。一些学者或热心人士在复兴民族文化的口号下,在公办学校、幼儿园或在私塾学堂,广泛号召和组织少年儿童诵读中国古代的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的活动。在全国许多省市已有几百万少年儿童参加到这一热潮之中。“读经热”兴起之时,论争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读经能够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少年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等等。有人认为时代在进步,经典中的思想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它无益于培育现代公民,读经的意义已不大。还有人认为孩子如果被填鸭灌输大量的不解其意的经典,比谁能记诵的更多更准确,而不重视对孩子理解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必将损害孩子的求知欲和批判精神的健康发展,妨碍少年儿童运用科学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与习惯的养成等等。这些针锋相对的论争涉及“读经热”的发展方向和千千万万参加读经的少年儿童心灵与行为健康成长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学术界在读经的目的与“读经热”社会意义、经典的范围、读经热的社会影响以及读经方法上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概要性的介绍,对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介绍了笔者通过考察所了解到的,当前“读经热”在我国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的主要表现,以及“读经热”对我国少年儿童思想和行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读经热”产生及其持续发展的原因,指出国际竞争中“软实力”的较量,要求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需要更多、更有效的道德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一些社会思潮或学术观点的推波助澜是导致读经热的主要原因。但这些因素对读经热的作用力度与方向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第四部分对“读经热”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提出用正确的文化观引导读经热健康发展,选择合乎社会发展要求的经典,选择和采用科学、合理的读经教育方法,做好舆论宣传与读经教育机构的监管工作等主张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澄清思想混乱、使“读经热”在正确文化观的指导下,真正成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有效举措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