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岩性计算,低渗砾岩油层储量占全国低渗油层储量的15.7%,开发低渗砾岩油藏有着重要意义。新疆某油田八区低渗砾岩油藏油层为中孔低渗储层,该油藏渗透率级差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局部水淹水窜问题突出,采出程度低。聚/表二元驱技术能调整非均质性,有效控水。为提高八区低渗砾岩油藏原油采收率,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相对分子量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评价,筛选出了适合该油藏温度、矿化度的二元驱体系,并对体系进行驱油效果评价,明确了体系在该油藏的实施技术,为现场试验提供指导。低渗透储层需要着重考虑二元体系中聚合物的注入性问题,采用广角度动态激光光散射仪测定了相对分子量在200万到600万的五种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分子线团尺寸,其值在130.1nm到226.0nm之间,且油藏孔隙吼道半径均高于聚合物的分子线团尺寸的4-5倍,理论上不会引起孔隙堵塞;疏水缔合聚合物由于缔合作用溶液粘度较高,尤其浓度高于临界缔合浓度时,增粘效果更加显著,且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优选,质量浓度为0.2%烷醇酰胺CDEA与原油界面张力最低为0.003409mN/m;在浓度为0.1%~0.2%时,乳液稳定系数增幅较小,之后迅速增大,浓度为0.2%时,1h内破乳,且油水比越大,乳状液越稳定。将优选出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质量浓度为0.2%的CDEA与五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二元体系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中含有的疏水侧链能够和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形成的网络结构更加稠密,致使聚/表二元体系粘度更高,同时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也明显上升。且低浓度条件下,具有较小相对分子量聚合物的二元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液类型为O/W型。在单岩心驱替阶段首先评价了五种不同分子量聚合物与质量分数为0.2%的表面活性剂CDEA复配二元体系的注入性,聚合物相对分子量越大、浓度越高的二元体系的注入能力越差,当阻力系数超过81.0,残余阻力系数超过40.6时,二元体系无法注入;同时岩心渗透率越低,二元体系的注入性越差;对注入速度和注入量进行优选,当注入速度为0.2mL/min时,提高采收率增幅最大为15.5%;随着二元体系注入量的增加,提高采收率值逐渐减小,在注入段塞体积为0.4PV时,提高采收率最高达17.9%,综合考虑成本,最佳注入量为0.4PV。最后采用双并联和三并联物理模拟实验分别研究渗透率级差和变异系数对二元驱驱油效果的影响,随着渗透率级差从2.04增加到15.07,低渗层提高采收率幅度先增加到10.1%,之后逐渐降低,直至出液量为零;结合高渗和低渗的产液曲线可以看出二元体系起到明显流度控制作用;在三并联实验中,二元体系能提高高渗层的采收率,并启动更多低渗层,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和洗油效率,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