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汉译传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aima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典汉译从东汉到宋朝,历时一千多年,翻译佛典五千多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翻译研究的源头和根基。本文选取“从支谦到玄奘”这-佛典汉译由兴盛走向高潮的阶段,对佛典汉译传统进行专题研究。传统是指传承已久和具有特点的因素,佛典汉译传统是指佛学僧人和译者在佛典汉译中形成的传承已久和具有特点的因素。这些因素尤以佛典汉译的思想、信念和方式三个方面最具代表性,本文分别从这三个方面依次展开论述,构建佛典汉译的文章学翻译传统,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综述佛典汉译传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介绍本文研究的意义、目标、思路与方法、基本观点和研究内容等。第二章传统,收集资料,查找中西方关于传统的定义,分析传统的内涵、特性和外延,介绍佛典汉译传统研究的思路。第三章佛典汉译思想发展的主线——“文质之争”,主张从头说起,探讨文质概念的出处、演变和厘定;提倡回归历史:解读佛典汉译的“文质之争”。“文质之争”是关于译文语言风格是文丽还是质朴的争论,始于《法句经序》,历经三国、两晋,直到唐朝,玄奘“新译”是“文质之争”的结果。第四章佛典汉译的信念——“文以明道”,阐述安世高开辟佛典汉译“文以明道”的道路,自此“文以明道”成为评判译文是否成功的首要准则,论述鸠摩罗什翻译“诚实誓”是“文以明道”的表现,释彦琮对译者的“八备”要求是“文以明道”的发展。第五章佛典汉译的方式——合作翻译,论述从佛典汉译初期外国人主译的私人合作、佛典汉译中期中外人共译的译场合作到佛典汉译盛期本国人主译的译场合作,佛典汉译一直以独特的合作翻译方式进行。第六章佛典汉译的文章学翻译传统及其历史回音,从文章谈到文章学,论述“文质之争”是文章学翻译传统的表征;“文以明道”是文章学翻译传统的内核;合作翻译是文章学翻译传统的成因;三者耦合,构建了佛典汉译的文章学翻译传统,阐述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是文章学翻译传统的历史回音。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七章结语,阐述佛典汉译的文章学翻译传统是一种译学范式,有待传承;总结本文在研究范围、材料收集和理论论述等方面的得失,提出后续研究的设想。本研究横跨佛学、译学、文章学和史学等学科,属于交叉研究,有助于深化佛典汉译思想,有助于充实我国翻译史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问题,本文对佛典汉译传统采取“从支谦到玄奘”的断代研究,材料有待继续搜集和整理,以便将来能够完成佛典汉译从东汉到宋朝的完整研究;此外,佛典汉译传统的学理论述有待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艾拉莫德与依托考昔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A、B两组,其中A组服用艾拉莫德,B组服用依托考昔,经
中国古代的海外蕃客是维系中外交往的纽带,也是在各个国家间传播和平友谊的信使。宋代的海外蕃客大都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来自中东、西亚、中亚及东南亚等地区,他们在发展对外
本文以动物雕塑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为主要讨论内容,阐述动物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区分不同时代背景下动物雕塑的创作手段和艺术类型。20世纪末公共艺术概念进入中国
田野调查是公认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起源于最早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一个重要步骤。进行田野调查应注意的方面很多,通常
在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实力弱小的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着央视、省台和卫视的多重压力,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地市电视台普遍遭遇的生存的危机,主要表现为:竞争激烈;收视率长期偏低;
本文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案列及评析"为例,试图体现物理课堂教学"基于问题"的教育理念,注重实验指导背景下的"问题驱动"与"思维引领"。
目的对华蓥市2005-2008年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华蓥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改进城市供水和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广之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教授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史家之一,他的研究不仅仅在艺术史领域,还在社会史、视觉神经生理学等其他领域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巴克森德尔的研究兴趣呈现出
<正> 不希望经济学说 是象牙塔里的经术 说到经济学家厉以宁,人们往往把中国股份制改革和他联系在一起,称他为“厉股份”。更多的人说,没有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就没有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