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数学文化的研究在我国逐渐兴起以来,数学文化的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年级的数学教材也在不断尝试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在数学教育改革之初,其研究多是从数学文化与教材、数学文化与教学等角度展开。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之后,最新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体现如何?在当前实际教学情况下,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建设有哪些优势和待改进之处?这都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之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本人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数学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本文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以及国内部分学者的一些观点,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界定。从数学文化元素的角度将其划分为数学自身的知识、数学史、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五类,并着重从数学史、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四类展开讨论。同时,在教材的梳理过程中,对数学自身知识中的数学基本思想也做了一些讨论。根据上述界定,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整体教材的数学文化元素进行梳理比较,从年级和数学文化元素种类两个角度考察元素数量的变化。同时,采用个案分析法对两套教材中有理数、勾股定理和概率三个具体知识中所体现的数学文化元素进行比较,从元素具体内容及融入方式等角度考察教材中数学文化元素融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又对一线教师进行调查、访谈。最后,将教材比较结果与实际教学和《课程标准》两个方面结合讨论,得出结论如下:(1)在数学文化元素分布上,两套教材都有一定的改进空间;(2)在数学文化元素内容选取上,北师大版要较好于人教版;(3)在数学文化元素的融入方式上,两套教材各有优势,人教版在数学史和数学基本思想两类元素上体现较好;北师大版则在其它三类元素方面体现较好;(4)在数学基本思想上,两套教材都在抽象、推理、模型等思想上体现较多;在归纳、类比等思想上,两套教材也分别有所侧重。以上结论表明,两套教材在数学文化的建设上各有优势,同时也各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建议教材在编写上应注意:①数学文化元素在各年级间、在各数学文化元素间要均衡分布;②数学文化元素具体内容的选取要体现多元化;③积极探索较深入的数学文化元素融入方式,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要体现螺旋上升原则;④适当补充其它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