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是在我国(老挝)战后重建的,1975年老挝建国之初,成立了老挝国家银行,同时承担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这样的银行体系难以支撑老挝经济发展,在随后的改革中其商业银行的职能被分离出来成立了八家国有商业银行,此后几经改革形成今天三家主要国有商业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如学界普遍认为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时推进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老挝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将为老挝经济继续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所以本文着眼于老挝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出发,吸收中国经验,提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现实路径。
  本文在第一部分简单论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然后阐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意义,最后简单阐述研究方法,并从本文的落脚点出发,阐述了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思路,设计了研究路线图。第二部分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理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和对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设计一条可行路径并为之提出方案。第三部分主要归纳整理了老挝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简单回顾了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以详实的数据展示了当前老挝商业银行体系,揭示了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情况,并以老挝外贸银行(BCEL)为样本进行了剖析,具体分析其问题归纳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要性:1)老挝经济发展的需要;2)老挝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3)老挝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需要;4)改变现有问题的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论证了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要性。第五部分则回顾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程,并从产权改革、组织再造、流程再造、经营机制革新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容,并以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改革取得的成效,并在最后归纳提炼了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给老挝带来的经验和启示。第六部分则从改革路径、改革建议等几个方面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设计了一系列建议,提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要构建现代化的银行治理体系、明确产权结构、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推动国企改革等建议。在第七部分则简要陈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其他文献
我国民航业发展十分迅速,为确保航空运输产业高速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国内机场集团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该背景下,P机场人才管理体系建设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程度较低,关键岗位人才管理存在着诸多短板:缺乏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与战略性人才培养规划,薪酬措施激励性不足,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单一等等。重新构建关键岗位人才管理体系己成为P机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鉴于此,为优化、完善P机场
学位
近年来,高净值人群随着财富积聚的头部效应增速迅猛,如何迎合高净值客户旺盛的资产配置需求,从而获取、粘合、提升高净值客户对于企业的价值成为了以私人银行为主的财富管理机构竞相研究的课题,在此过程中,公募基金作为典型的资产管理机构却极少主动参与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有序演进,资管业务机构化的趋势将被必然扭转,逐步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本源,而财富管理也将顺应成为
学位
本文对阿马蒂亚·森的自由观进行了分析。自从自由概念的产生开始,就一直成为哲学家们研究的话题。对自由的阐述众说纷纭,研究自由的学者们数不胜数。自由观发展到当今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现实,相应地对于自由的考量也应该融入这些新的因素。在自由主要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种这样一个主流的自由界说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一种介乎于二者之间的自由观——阿马蒂亚·森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建立在消极自由基础上,吸收了积极
党的十七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剖析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比较研究,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位
随着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交通运输所带来的贸易成本对贸易合作的影响逐渐减弱,与之相反,由贸易双方的语言、教育、科学技术、宗教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不同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成为国家间贸易合作的“隐形成本”,并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着贸易合作。国际贸易不仅是一种单一的经济活动,还是两个拥有不同文化特性的主体之间发生的流动的经济活动。随着国家间贸易政策的协定和贸易自由度的提升,使国际贸易合作更加便利,但由于
学位
在人口红利减少、经济增速放缓等压力下,为确保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人才是关键,其中具备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海外人才尤为重要。因此,本文认为研究跨国人才迁移新时代下国际智力回流对中国知识溢出水平的影响颇为重要,本文将采用学者对国际智力回流的界定:拥有在他国学习、工作经历的高人力资本群体,将其所习得的知识、技能通过多种渠道带回母国,实证分析中采用2005-2015年中国海外学成回国的人员作为中国国际智力回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处于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是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  为了研究越南经济经济增长中金融要素的贡献,本文首次对金融要素与越南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分析,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额分析经济发展状况。接着,从金融中介、股票市场、外商直接投资这三个变量的发展
近年来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策略备受大股东的青睐,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新型融资手段。但股权质押带来了资金融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当股权质押后公司股票价格下降,一方面大股东可能需要追加担保,甚至面临被强制平仓而丧失公司控制权的风险;另一方面,频繁的股权质押可能会对公司价值和业绩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进一步增加股价崩盘风险。那么,将股权质押后的大股东,是否会着力排除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呢?本文以20
学位
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逐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世界技术改革机遇。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至未来经济计划的关键词,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汇率是一国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其变化会影响和冲击实体经济。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定价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更富有弹性。2018年,人民币汇率走过跌宕的一年,从升至贬再见反弹。随着人民币
学位
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推动技术创新一直是时代发展关注的热点,而完善的创新推动机制是决定一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保险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经济补偿、风险管理和资金融通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为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然而在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中,金融发展的视角大多囿于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鲜少涉及保险市场。保险是否影响创新的问题仍有待探寻,因此本文将保险与创新结合起来,通过宏微观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