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特性研究分析与控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fox_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宁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截止2014年底,南宁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65万辆,方便人们的同时,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且各种机动车污染物对整个人类环境及人体本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何找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并采取合理且可行的减排措施,已经成为提高南宁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机动车排放因子复杂,排放量巨大、且排放高度较低,对于开展机动车排放量研究,着重研究对超标机动车的检测处理具有重要且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南宁市机汽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超标所引起的问题主要展开的研究工作有:1.分析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危害、形成机理及常用的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标准和测试方法,找出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2.通过调研、分析南宁市环保检测站现阶段对在用机动车环保检测所执行的检测标准、设备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流程。3.结合南宁市所特有的机动车综合排放因子与机动车行驶现状,采用COPERT模型对南宁市各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计算,并就起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计算得出南宁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为CO为94689.89t,NOx为40942.21t,VOC为32873.7t,PM为1822.11t。4.分析南宁市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构成,并结合南宁市机动车的排放现状,得出对尾气排放超标车辆的治理是治理南宁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本文将多种污染物超标的不同原因及控制方法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并就不同种类的超标车辆进行分析及控制使其达到环保检测要求,最终实现了降低在用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南宁市提高空气质量的进程。
其他文献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
《工业分析》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的学科。文章就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从教学
针对GIS专业空间分析系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问题解决"与"科研课题"双重驱动的角度对《空间分析与建模》研究生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技能训练与学术思维培养,从课程组织结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实践,形成一整套教学改革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为空间分析系列课程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频率越来越快,传统人工更新属性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错漏率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FME进行数据属性更新的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数据更新的效率和准确率。
本文用二次型理论研究复数域上的一元六次方程,给出一类一元六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在基坑支护设计时,通常将车辆荷载等效为均布条形荷载来进行超载考虑,但相关规范在此并没有具体规定,以致工程师在设计时往往只能凭借工程经验来进行估算。基于弹性理论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