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材料微观力学性能的纳米压痕表征与多相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xi58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基材料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具有多相、多尺度特征,其微观结构与微观各相的力学性能构成材料整体性能的基础。建立水泥基材料微观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多尺度联系,是未来实现基于性能的材料设计的必要途径。为此,本研究基于实验力学方法,旨在对水泥基材料微观各相的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对典型水灰比(w/c=0.2,0.4,0.6)和典型水泥等级的(P.O.32.5,P.O.42.5,P.O.52.5)的水泥净浆试件进行点阵纳米压痕试验,采用解卷积分析解析微观各相的弹性模量和硬度。为克服解卷积分析的不足,引进了机器学习中的聚类分析方法,用以分析多相材料点阵纳米压痕的混合试验数据。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材料测试手段,结合灰度分析、聚类分析Rietveld精修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与矿相的多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试验参数、材料参数和高温环境对其微观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SEM观测水泥基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随水灰比降低、水泥强度等级提高和水化程度提高而更加密实;同时通过图像处理,对水泥基材料进行了物相鉴别和定量表征。通过XRD分析了水泥基材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C-S-H凝胶、CH晶体和未水化水泥熟料等,并采用Rietveld精修法进行了定量表征。2)采用点阵纳米压痕技术测试了水泥基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结合解卷积分析和聚类分析,获得了微观各相的弹模和硬度,并进一步分析了水泥基材料参数,包括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和养护龄期,对弹模、硬度和物相含量的影响,最后通过线性回归得到了弹性模量和硬度关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和压痕深度的经验公式。3)分析了4个典型高温(常温,200℃,400℃,600℃)下水泥基材料强度和微观各相力学性能的变化,揭示了高温对微观物相的影响机理,发现300~400℃是造成微观物相破坏的临界温度范围。
其他文献
听障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平衡性不佳,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学生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年时与父母互动的方式会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抗挫折能力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要把无知变为已知,更是要把已知变为熟知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遇到困难如何选择?止步不前,还是勇往直前,又或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逐步攻破,等等这些心理活动中下意识的选择都或多或少有着父母教养方式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家以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达州市分行隶属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升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突显,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明晰,农村土地政策的转变,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台,农发行现有的信贷业务品种、运营模式、客户结构以及风险管控需求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农发行信贷产
阐明对船旗国法认识的同时,对船舶法律地位问题进行探讨,并就船舶国籍的重要性、船旗国管理、船旗国法的适用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展开相关论述.
德国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主要分为二个时期:20-40年代,80年代至今。20世纪在“西学东渐”浪潮中,西方艺术具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质的油画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影响了中国传统绘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大学英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明确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从而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引导,监管及评价作用,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意识 监管 评价    我国在2003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
氢气钼丝电阻炉在应用中普遍存在故障率高、大修周期短等问题。通过多年来的摸索及优化,总结出设计、制造、使用氢气钼丝电阻炉的技术要点,分析了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
摘要:本文从工程质量督察的基本点,阐述了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和要素。工程质量督察控制是由人组织、指挥、操作来完成的。工程建设的加油加气站质量督察工作的发起时是简单的,但蕴藏着深远的意义,不站在战略的角度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对加油加气站实施工程质量督察管理工作的感想,通过工程质量督察人员对加油加气站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进行督察,这是新的组织点。  关键词:提升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强化质量体系  一、为什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职业中专学校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培养实用型人才首先从教育入手.现在的教育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