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长期以来,各类材料上的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微结构(laser-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已被进行了大量研究,尽管其在诸多领域已经有了实际应用,然而对于其形成机理仍有争议,尚无定论,因此对于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先前对于LIPSS的研究主要采用样品表面异位激光辐照的方法,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受材料表面随机缺陷或粗糙度的影响,给实验结果带来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瞬时表面状态调控技术和结构化照明超快成像技术的LIPSS实验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19741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各类材料上的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微结构(laser-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已被进行了大量研究,尽管其在诸多领域已经有了实际应用,然而对于其形成机理仍有争议,尚无定论,因此对于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先前对于LIPSS的研究主要采用样品表面异位激光辐照的方法,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受材料表面随机缺陷或粗糙度的影响,给实验结果带来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原位辐照和原位观测为手段,围绕“材料表面的缺陷”和“先前形成的结构对后续激光脉冲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两大核心思想进行实验。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原位实时高分辨观测的斜入射照明显微成像装置,利用该装置,原位研究了800nm飞秒激光在抛光的6H-SiC表面上逐脉冲辐照时LIPSS的周期变化情况,发现条纹会随着激光脉冲数的增加往烧蚀斑中心靠近,即条纹间距也随之逐渐较小,并得到了一种间距约为380nm的条纹,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条纹,间距介于已报道过的SiC表面低空间频率条纹(LSFL)和高空间频率条纹(LSFL)之间。原位观测表明,这种条纹可能起源于轻微发散的加工光经过物镜入瞳时产生的同心圆环形菲涅尔衍射光场,随后我们使用有限差分时域方法(FDTD)进行了建模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条纹凹槽内光场的局域场增强引发凹槽加深,加深的凹槽导致条纹间距减小。然后,通过比较同脉冲数下原位逐脉冲辐照和异位连续辐照对比研究,发现原位辐照时形成的结构会比异位辐照时形成的结构生长的更快。最后,在相同激光参数下,原位观测光滑表面和表面缺陷位置上激光辐照时LIPSS的生长情况,发现缺陷位置上会在第一个脉冲便形成明显的条纹,而光滑表面则需要在第三个脉冲才能形成明显的条纹。这个现象可归为“孵化效应”,即先前形成的结构或缺陷对后续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入射光与其在先前形成的表面结构所产生(或散射)的电磁波相干涉,导致材料表面的能量非均匀分布,从而形成了LIPSS。(2)在斜入射照明显微成像装置的基础上,结合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IM),提出了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观测质量的显微成像装置。同时还对SIM技术的基本原理、图像重建算法以及对可能影响实验和图像重建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实验部分,首先在预加工好的凹槽的上分别使用水平和竖直偏振的激光辐照,并与光滑表面的辐照结果对比,发现凹槽位置相较于光滑表面更快形成LIPSS。接着,利用垂直偏振光对水平偏振光形成的LIPSS进行了原位擦除实验,结果表明擦除总是最先发生于原有结构中的缺陷位置。最后,开展了“错位叠加辐照”实验,即将激光相对于原来已形成的烧蚀斑错开不足烧蚀斑直径的距离进行继续辐照,实验结果表明后续脉冲形成的条纹会沿着先前形成的条纹生长,先前脉冲所形成的条纹充当了后续条纹的“种子”。并且当后续的烧蚀斑中心落在先前的烧蚀斑的边缘时,条纹会生长的更快,这可能是因为高斯型光束的中心能量较大导致的。本文提出的两种实验装置均可以达到对原位高分辨观测的目的,基于这两种装置的实验结果都表明了材料表面的缺陷和先前形成的结构会对后续的LIPSS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材料表面的入射光会与缺陷或先前结构形成的电磁波相干涉而引起的。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风靡全球,Python作为其主流语言之一,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追捧和使用。本文基于STEAM教育理念,探讨了Python图形化编程的课程设计,旨在给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的Python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传统的森林监测方法局限性较大,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卫星遥感具有不受国界限制、远距离、大范围对地观测的特点,在获取地理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载荷,激光雷达的优点包括精度高、分辨率高和主动观测等,而且能够获取森林垂直结构信息,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且应用于森林监测和保护。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lobal Ecosystem Dynamics Investigation,GEDI)是首
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当前,人类的能源结构依然以化石燃料为主,这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有效缓解这一情况,改善能源的使用结构,科研人员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电催化在能源,材料,环保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O2、N2、CO2等物质的电化学转化方面都展现了显著优势,有效加快了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势垒。近年来,随着石墨烯的
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异种钢结构在海洋平台、油气管线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亟需开展异种钢结构的水下焊接修复技术研究。然而,目前关于异种钢结构水下湿法焊接工艺及接头组织性能的研究还无法满足应用发展的需要。本课题针对异种钢水下湿法焊接过程中存在的成形质量差、接头性能低等问题,以低合金钢16Mn与奥氏体不锈钢304L异种钢接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异种钢水下湿法焊接工艺和异种钢接头组织性能非均匀特征;并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经济发展变得迅速,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对水果的要求从美味转变为美味兼健康。蓝莓凭借其营养成分含量高、保健功能显著等特点,成为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水果之一。蓝莓果实采摘后其内部品质的检测多采用传统破坏性方法,该方法存在分析速度慢、制样复杂、耗时费力成本高等缺点,而且有的成分需要化学试剂才能提取,破坏了检测样品也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不
火是改变土壤性质和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力,火灾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巨大改变。其中,火灾期间土壤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以及火烧持续时间决定了土壤性质的变化程度,而这些火烧时的状态又受到风速的影响。因此,风速是影响火灾后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风速下火灾过程中土壤温度和性质的改变以及火灾后两年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情况可以给人工恢复或者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森林提供理论依据,对我们认识自然和土壤培育都有重
随着汽车产业的欣欣向荣发展,发动机缸体作为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铝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的特点,发动机缸体使用铝合金生产可以有效减轻发动机的重量,达到汽车轻量化的目的。而压力铸造作为一种生产质量高的铸造方法,已广泛用于发动机缸体的生产中。近年来铸造数值模拟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动机缸体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实现工艺优化、提高铸件质量,提前预测,降低生产费用。本文以ADC12铝合金发动机缸体为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农产品市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新鲜度是衡量水果等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对水果新鲜度进行快速准确评价具有重大意义。水果中的蓝莓,其果肉更加柔软,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更加明显,常温下放置几天可能就会腐烂变质,不具有食用价值,快速准确评价蓝莓果实新鲜度是一项重要工作。针对传统人工感官评价和理化分析法的不足,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随着现代工业化技术发展,各种工业制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但是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不仅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给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污染,因此VOC气体的监测显得至关重要。气体传感器阵列与模式识别系统构成的气体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模式识别系统中,由于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处理大部分线性与非线性问题,已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基于数据处理方法与机器
混合盐法是将氟锆酸钾(K2ZrF6)或氟钛酸钾(K2TiF6)与氟硼酸钾(KBF4)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高温铝(合金)熔体,利用体系内的复杂反应原位生成ZrB2、Ti B2、Al3Zr、Al B2等硬质颗粒,从而构成原位铝基复合材料。但是随着复合材料科学的发展,Zr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ZrB2颗粒团簇问题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团簇割裂基体而引起的应力集中,促进裂纹萌生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