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第一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同时,农业也是对自然环境、气候现象较为敏感性的产业,农作物的产值、产量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云南是农业大省,农业巨灾保险无疑是云南建立健全农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2009年至2011年,云南三年连续大旱,给农作物、牲畜等农业带来巨大损失。然而,农业巨灾保险作为一种灾后补偿工具,并没有完全发挥保险应有的功能;政府对农业灾害的救济也只是杯水车薪。总而言之,社会对农业灾害的治理效果亟待提升,因此,探索云南省农业巨灾保险与政府灾害救助制度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节约农业灾害管理成本出发,针对云南省面临的农业巨灾风险,研究云南省农业巨灾保险如何参与政府农业灾害管理机制,并进行农业灾害综合管理体系的机制设计,进一步分析农业巨灾保险在农业灾害综合管理体系中,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当前云南省政府救灾救济体系运行现状,对政府救助、农业保险两个救助机制进行分析,比较两者运行效率,为确保社会福利最大化,消除外部性,两者有必要进行协调发展。最后,以云南省实证分析为例,用数据论证两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政府救灾体系理论进行经济学分析。包括农业巨灾保险公共品属性分析、农业巨灾保险逆向选择分析、政府救灾体系存在的外部性及政府进行灾害救助、灾害管理理论分析。第二,简述云南省面临的农业巨灾风险现状,对云南省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云南省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三,介绍国内外地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相关经验总结与借鉴。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国内外地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进行分析,为云南省构建政府主导的农业灾害综合管理机制提供参考。第四,根据上述分析和经验总结,设计出农业巨灾保险最大化参与度,适合云南省实际情况的农业灾害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参与农业灾害管理的功能,使得灾害管理成本最小化、社会福利最大化。第五,得出结论,消除农业灾害管理体制中的外部性,协调运行,促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