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巨灾保险与政府救灾救济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720204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第一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同时,农业也是对自然环境、气候现象较为敏感性的产业,农作物的产值、产量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云南是农业大省,农业巨灾保险无疑是云南建立健全农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2009年至2011年,云南三年连续大旱,给农作物、牲畜等农业带来巨大损失。然而,农业巨灾保险作为一种灾后补偿工具,并没有完全发挥保险应有的功能;政府对农业灾害的救济也只是杯水车薪。总而言之,社会对农业灾害的治理效果亟待提升,因此,探索云南省农业巨灾保险与政府灾害救助制度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节约农业灾害管理成本出发,针对云南省面临的农业巨灾风险,研究云南省农业巨灾保险如何参与政府农业灾害管理机制,并进行农业灾害综合管理体系的机制设计,进一步分析农业巨灾保险在农业灾害综合管理体系中,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当前云南省政府救灾救济体系运行现状,对政府救助、农业保险两个救助机制进行分析,比较两者运行效率,为确保社会福利最大化,消除外部性,两者有必要进行协调发展。最后,以云南省实证分析为例,用数据论证两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政府救灾体系理论进行经济学分析。包括农业巨灾保险公共品属性分析、农业巨灾保险逆向选择分析、政府救灾体系存在的外部性及政府进行灾害救助、灾害管理理论分析。第二,简述云南省面临的农业巨灾风险现状,对云南省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云南省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三,介绍国内外地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相关经验总结与借鉴。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国内外地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进行分析,为云南省构建政府主导的农业灾害综合管理机制提供参考。第四,根据上述分析和经验总结,设计出农业巨灾保险最大化参与度,适合云南省实际情况的农业灾害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参与农业灾害管理的功能,使得灾害管理成本最小化、社会福利最大化。第五,得出结论,消除农业灾害管理体制中的外部性,协调运行,促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分散在网络中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用户可以通过资源的聚合,将这些分布式异构的资源重新组织起来,呈现出特定的服务,满足
分析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Arc/Info为平台,使用矢量数据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方法,并与使用栅格数据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破解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交通方式,能有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但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经常出现的“无车可借”与
目的:比较三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然后对阳性标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金标方法复检。结果:总数为13 207份标本,
汽车产业被誉为“工业中的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了30多年的合资合作,我国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增大,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
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四化”同步,2012年党中央做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决策。本研究以河北省为研究样本,在广泛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和分析了河北
越南自1997年11月19日正式接入世界互联网以来,把发展网络媒体作为该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虽然越南接入国际互联网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跟进较快
1997年,中国与东盟发表《联合声明》建立互信伙伴关系,2000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签订了《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双方经贸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
近年来,广西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环境质量却不断恶化,各方面矛盾不断显现。广西逐步摆脱传统经济的束缚,向绿色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建立了广西经济发展
本文便对CAD/CAM技术的发展,以及CAXA制造工程师的数控加工过程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数控加工过程中CAXA制造工程师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