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胆石病在我国是常见病,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腹腔镜微创技术逐步成熟与普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胆管损伤在LC的并发症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已成为许多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对我院4287例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引起胆管损伤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目的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06月—2016年10月LC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致胆管损伤的因素,明确LC致胆管损伤原因,以指导术者有效降低胆管损伤发生率,同时探讨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06月—2016年10月普通外科住院符合LC指征、已行LC的患者共4287例,将其中发生胆管损伤的17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将未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的4270例患者随机抽取51例组成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将可能影响LC导致胆管损伤的7个因素作为观察指标:性别、年龄、胆囊壁厚度、胆囊炎症期、术者经验、术前肝功能、胆管解剖变异。根据7项指标,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统计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LC致胆管损伤的因素,之后将这些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LC致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近8年行LC致胆管损伤发生率趋势,探讨对胆管损伤患者的一些处理措施。结果1、2008年至2016年,我院每年行LC致胆管损伤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析有以下原因:1)术者手术经验的增加;2)LC手术量逐年增多;3)手术医师对胆道解剖变异认知的提高及对LC手术时机的把握。2、将LC术中可能致胆管损伤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得出急性期炎症、胆囊壁增厚≥3 mm、胆道存在解剖变异、手术经验较少四个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被认为是导致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胆囊存在解剖变异和术者经验少这两项因素是LC导致胆管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3、2例胆总管损伤患者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胆囊管残端漏患者行胆囊管结扎术,3例患者行右肝管修补术,8例患者行胆管缝扎术,1例患者行肝总管修补+T管支撑术,1例患者肝总管损伤行原胆肠吻合口切除+肝左外叶切除+左肝管空肠吻合术。患者术后随访无胆管炎反复发作、胆管狭窄等症状,无肝功能异常、胆道系统再发结石、大肠癌、肝脏萎缩等相关疾病的发生。结论1、LC致胆道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医生缺乏手术经验、胆道存在病理或生理性的解剖变异、胆囊炎症处于急性期、胆囊壁明显增厚等因素。医生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熟练的手术技巧、对胆道详细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时机的准确把握,可以有效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2、胆道损伤较理想的修复方式是术中及时发现并请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行一期修复。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合理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