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华北地区的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不足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华北地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以区域为整体,以水质目标为导向的调水规模以及污染物限制排放总量控制是解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准确分析南水北调受水区污染物限制排放总量控制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建立适合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特征的限制排放总量控制与分解技术体系,对于实现区域水质改善、生态恢复,协调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为导向,进行了南水北调受水区主要污染物限制排放及削减方案的研究,并以邢台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取得了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的水资源、水环境现状;(2)以流域现状为基础,开展了经济社会情景下污染物负荷预测与分析;(3)以南水北调受水区水环境、水生态安全为目标,建立基于生态和环境安全的调入水模型,并进行了调入水规模研究;(4)针对不同的情景下的调水规模,进行了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与分解研究,以水质达标为导向,制定了研究区排污总量的削减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必然会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与此同时,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消除调水工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实现河北省受水区经济、社会、环境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