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一直以来就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对“人—地”互动关系的研究,尤其是人感尺度的环境变迁引起的个体反应和群体效应及其在社会经济及文化领域的体现和作用,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相对于国外景观研究的进展,目前我国景观影响评价还缺乏综合的系统分析,规划项目中的景观影响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成果则更为有限。本文对景观功能内涵进行挖掘,将景观分为生态与非生态功能两大部分,确立相应的景观类型及景观单元为评价对象,建立景观评价体系,采取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分法等方法,并运用GI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天兴洲景观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研究武汉市天兴洲生态绿洲规划的基础上,借鉴环境影响评价中影响源的界定,将规划后人工建筑视为景观影响源,采用ArcGIS三维视觉分析功能,对规划后景观进行视域模拟,并进行规划前后生态与非生态功能的对比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保护对策。以景观概念作为融合自然与社会、科学与美学、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点,研究了景观非生态功能的内涵及其评价技术理论框架,从景观功能中提炼出景观非生态功能,初步完成景观非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技术体系设计运用GI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突出景观影响评价中现状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影响预测的科学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加清晰直观。将景观影响评价从目前只重视景观现状评价扩展到将景观规划后的景观源进行预测评价,从而确保了景观影响评价的动态性。评价结论表明,天兴洲现状生物多样性较好,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强,系统较为稳定,通过规划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对比,规划后生态服务价值无明显变化;确立景观单元现状优先度级别,并结合规划后视域模拟分析,为天兴洲景观规划提出建议。综上所述,该评价体系补充现有景观影响评价体系的技术链条,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