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机制试验研究与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湿环境不但是评价建筑环境十分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人体健康、舒适度、结构耐久性和建筑能耗等的关键因素。湿组分在建筑材料中的迁移和积累易滋生霉菌,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对室内空气湿度和空调的负荷特别是潜在冷却负荷有很大影响。围护结构内的湿度过高会导致表面或内部结露,出现凝结水,影响建筑材料的保温性能、寿命与美观。因此,研究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自行研发的可控式墙体热湿耦合试验台对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性能展开试验研究,根据墙体两侧环境的变化以及热湿传递方向的不同,将试验组分为四个方面16种工况,试验监测了沿厚度方向的两条不同路线上各测点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试验结果显示:(1)小麦秸秆压缩块的填充阻碍了墙体内热量的传递:各试验组的温度变化曲线图显示靠近温度变化一侧墙体内温度变化较大,位于小麦压缩秸秆块中的4#测点处温度曲线变化明显。(2)墙体内湿度场的分布主要受温度梯度的影响,墙体内的热湿传递存在很强的耦合作用:热湿传递方向相同的试验组1相对湿度曲线形态变化较其在热湿传递方向相反的试验组2中明显,且其相对湿度极差、各测点含湿量明显大于试验组2。(3)小麦秸秆压缩块的填充阻碍了湿度的传递:相同热湿传递方向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分别对墙体内含湿量、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环境的变化对靠近该侧的墙体的影响较大,而远离该侧墙体的相对湿度、含湿量变化很小。(4)墙体内的热湿迁移存在着很强的耦合作用:墙体两侧的温差越大墙体内各测点温度达到平衡的时间越长,环境相对湿度对墙体内湿组分分布的影响速度缓慢。采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复合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拟软件HMCT1.0对试验工况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各试验组温度与相对湿度试验值与模拟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模拟温度与试验温度的平均偏差0.9℃左右,基本吻合;试验组1中模拟相对湿度与试验结果平均偏差6.8%左右,而试验组2中平均偏差11%左右,相对湿度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墙体内的初始相对湿度较高。
其他文献
路基是铁路工程中最不可控的部分,其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会直接威胁到列车的行车安全,限制列车的运行速度,降低乘客的舒适性,加速轨道的退化,因此,路基不均匀沉降一直是高速铁路
IFN-λs是最新发现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干扰素样细胞因子,包括IFN-λ1(IL-29)、IFN-λ2(IL-28A)和IFN-λ3(IL-28B)。IFN-λs在基因结构上与IL-10家族十分相似,而在氨基酸组成和功能方面与Ⅰ型IFN更为接近,在IL-10家族和Ⅰ型IFN之间建立了进化上的联系。因此IFN-λ1具有开发成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潜在价值。本组前期工作中通过RT-PCR从人外周血淋巴
随着建筑物抗震技术的发展及对抗震机理的深入分析,耗能减震成为抗震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耗能抗震技术通过消能阻尼器吸收地震能量,地震时,这些抗震装置虽然和其它结构构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