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辽河干流水环境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ongt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越来越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整体社会发展愈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能使现代化的数字信息系统更好的为水环境保护与发展事业做出贡献显得尤为重要。广泛开展和日益深入的水环境保护科研工作不断积累的数据资源,GIS等一类适合运用在水环境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都刺激着计算机技术在水环境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选取适合的水质数学模型、权重分配模型与GIS等相关信息技术的结合,实现河流水质监测和模拟的可视化,从而进一步进行水质管理、水生态监测等工作是当今水环境管理数字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将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 2008作为开发工具,调用数据库控件,使各类数据库与整个管理系统之间达到无缝连接,构建了针对辽河干流的水环境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的搜集和程序的编写建成了辽河干流水环境信息数据库;根据辽河干流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完成了辽河水生态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动态筛选;结合辽河干流流域概况选用一维非稳态水质模型实现了整个流域宏观的水质模拟并为以后各个监控点的实时水质模拟提出了设计构思;运用ArcGIS组件(Objective 2.0)系统使各类数据得以图表等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了水质信息及其管理的可视化。最终从辽河干流水环境相关数据的查询、显示、录入、输出和分析以及重点水生态指标的筛选等多个方面可以实现对辽河干流水环境的管理。本研究详述了整个环境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构建过程以及目前的可实现效果,对程序的结构分析、各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均作了详细介绍。本系统的开发实现了辽河干流水环境管理信息的高效读取、快速分析和地图直观显示等功能;大量信息的累积实现了辽河干流河网信息的数字化;目前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流域水质指标和污染物容纳量的模拟及预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针对辽河干流的水生态指标监测体系能够完成生态指标的动态筛选,经过不同专家对多年数据的评析和系统的权重分析寻找到了保护辽河水质时应该优先监管的水生态指标,克服了以往其他调查方法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重庆主城区河段是西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其河道泥沙冲淤关系到防洪、航运及码头作业等一系列问题,是三峡水库泥沙问题的重点内容之一。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该河段位于
德彪西和拉威尔,在音乐作曲家的名字中,这两个人的名字常常会一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不仅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年代,不仅因为他们的风格稍有些相似,而且他们所做的所想的都有些
世界上首条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诞生于1964年的日本,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全球构筑起接近4X104km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在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衍生出了高速铁路可达性研究,
基于圬工与加筋土组合式挡墙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了ABAQUS数值模型,从而进一步研究了加筋间距和筋材模量对这种结构变形特性及内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目的:通过对MCF-7细胞株体内外的研究,揭示温肾活血法中药抑制乳腺癌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实验用MTT法测定药物血清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FCM检测各组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体内实
在既有运营铁路线旁边修建新的铁路时,线间距较小的地方往往会出现侵限路基,如何通过设计措施来科学合理地处理侵限路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新建商合杭铁路YDK360+226.3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