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起点;是未成年人吸纳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最快的时期;也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辨别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要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媒介素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公民具备通过媒介获取信息、选择所需信息内容、评价解读信息内涵、参与融入媒介生活、创造和传播信息五个维度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各方面特点,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需要循序渐进的对以上五个维度的能力进行培养。目前,我国在实施小学媒介素养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最主要原因归根于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匮乏、教学组织形式枯燥,具体表现在在备课阶段,缺乏可运用资源、备课难度大;在课堂上,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缺少必要的教学反思,不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与绿色师生关系的建立;对终身学习而言,不利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形成等。社会性软件具有个性化、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将其引入教育教学中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也将为当代小学生媒介素养教学的实施开启新的篇章。社会性软件的兴起能够很好的解决在小学媒介素养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将社会性软件引入到小学媒介素养教学中,希望通过对社会性软件的合理运用,使我国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走出目前困境。同时也呼吁相关政府部门提高对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度,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本研究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等进行了宏观阐述;第二章对媒介素养及社会性软件的相关概念加以说明并简要介绍了几种教学中常用的社会性软件;第三章对国内外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梳理;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对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目前小学媒介素养教学存在的困境进行调查分析,最终阐明社会性软件是如何在课前、课上、课后等不同阶段支持小学媒介素养的教学;第五章运用个案研究法,以《榜样的力量》一节为例,采用多种社会性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为小学媒介素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希望在日后的实践教学中加以应用实现社会性软件与小学媒介素养教学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