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u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已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到2007年,中国的农民工已经占国家人口总数的13%,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工人的社会第二大群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民工为农村发展、城市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作为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享受的社会保障程度却很低,突然袭来的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这样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作为中国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在国家政府的要求下,各地陆续展开了有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试验,但是却非常混乱,参差不一,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严重受损的状态。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2004年四川省共有1490万农民外出务工(农民日报,2004),2008年达到了202314万人(四川日报,2009),在全国居第一位,这意味着四川有4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跃出农门”(杨仁斌,2008)跨省或跨市务工。这也更加凸显了四川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艰巨性。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涉及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只有为农民工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才能对他们到城市工作、生活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才能有效开发和配置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资源,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此,本文对四川省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探析。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首先,对有关农民工社会社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有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其次,分析了当前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指出了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经验模式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建议。全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对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进行描述。同时也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考查。第二章,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对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和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以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首先,对四川省农民工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其次,是对当前四川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分别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分析。第四章,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原因分析。首先,分别从制度、经济、农民工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对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下文具体政策措施的提出具有针对性;其次,说明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第五章,国内外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实践与评析。选取国内和国外东西方发达国家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模式进行介绍和比较,从而为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启示。第六章,对四川省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和探索。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其次是重点提出了如何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面向农民工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社会救助制度以及建立农民工社会福利制度;最后提出了如何优化与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近年来,四川省按照国家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成都市的农民工综合保险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工的保障需求,但是由于各地执行的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状况并没有根本地改善,这对四川这一农业人口大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极为不利,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在2006年城市农民工专项调查数据、2006年四川省调查总队对四川省农民工调查数据以及四川省历年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知识对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综合分析,既体现了人口学的专业学科特色,又充分借鉴了其他专业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本文认为四川省应根据现阶段的省情,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个层次逐步分类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时还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推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统一系统平台等,逐步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环境。当然,由于专业的限制,本文基本上是对四川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宏观地分析,而对具体方案设计和配套措施具体实施等微观方面的研究显得不足。同时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以及本人学识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够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具体论述方面以及对新的数据更新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此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以求今后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力求逐步完善和深化。
其他文献
在行政法学的研究长河中,学界对行政行为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研究成果很斐然,但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需要相比较而言的话,行政行为如不作为性行政行为的研究仍然不尽如人意。然而,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式多样的不作为性行政行为不断涌现,故而在社会实践中就作为性行政行为与不作为性行政行为的区分变得不再那么简单清晰,在传统上,大多都习惯用行政主体的身体动与静来区分其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更
学位
侦查程序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基础,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护以及控辩双方在审判阶段控辩的展开都至关重要,律师作为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者在此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侦查阶段律师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关系到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医学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科技、知识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专利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资产,并具有法律赋予的排他性特点,在很长一段时期垄断了市场,逐步成为各类企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