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DBD)是糖尿病慢性高血糖的一个并发症。在糖尿病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患者逐渐出现排尿间隔延长、排尿感觉迟缓、排尿乏力、点滴而下与排尿不净。尿动力学检测提示有膀胱感觉受损、膀胱容量增加、逼尿肌收缩能力下降、残余尿量增多等特点。由于膀胱的生理活动受周围神经所支配,因此多年来研究糖尿病膀胱病的发病机制主要针对于神经源性病变。可是,在临床上也能观察到患病不久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下泌尿系的症状,表现却为尿急、尿频、夜尿与急迫性尿失禁,而且尿动力学检测也提示不同程度的逼尿肌不稳定或逼尿肌反射亢进。这两种系列相反的症状体征被认为与疾病的时间推演有联系,是糖尿病高血糖引起膀胱经历两个阶段、两种病理变化的具体体现,即从早期膀胱过度活跃(OAB)的代偿期阶段到晚期膀胱失张力(UAB)的失代偿期阶段。而且,研究也发现膀胱的上皮细胞、神经元、逼尿肌与尿道任何一方面出现异常都可以引起膀胱发生储尿或排尿的功能障碍。 目的:以DBD大鼠模型探讨加味五苓散对大鼠膀胱P2X1与P2X3受体表达的作用机制。 方法:11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经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随机分组。正常组10只,其余纳入造模组,包括模型组、托特罗定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其后,造模组大鼠改以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后,按45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1%STZ。72hr后消毒剪尾取尾静脉血,检测血糖≥16.67mmol/L,并且伴见多饮、多食、多尿等情况,即考虑为糖尿病大鼠模型。每2周观察体重与血糖的变化,并且每4周以代谢笼收集大鼠的饮水量与排尿量。造模后第9周开始,对托特罗定组大鼠灌服2ml托特罗定,对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加味五苓散水煎剂6ml、3ml、1.5ml。第12周所有大鼠腹腔注射25%乌拉坦以麻醉,剖腹暴露膀胱并且在膀胱顶部造瘘,以30ml/h速率灌注生理盐水,以检测糖尿病大鼠的尿动力学变化。其后,分离膀胱测量湿重。经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切片,膀胱组织在HE染色后用光镜观察组织病理情况。最后,以免疫印迹、免疫细胞组化技术对嘌呤受体P2X1、P2X3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造模组大鼠出现高血糖的成模率为94.74%。在实验结束时共有44只大鼠完成实验,占总体的40%。其中正常组10只,造模组34只(包括模型组7只,托特罗定组6只,中药高剂量组6只,中药中剂量组7只,中药高剂量组8只)。实验期间,正常组大鼠的整体情况良好,而造模组大鼠表现精神紧张,毛发稀疏枯黄。其余各项指标的结果如下:①体重:组间对比发现中药低剂量组大鼠比托特罗定组大鼠要重,但与其它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则发现只有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0.009),其它组则没有统计学变化。②血糖:组间对比发现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糖较模型组大鼠的低。但是,组内比较则没有发现药物干预后各组的血糖有统计学变化。③饮水量:组间比较发现托特罗定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的饮水量较模型组为低。组内比较则只有托特罗定组大鼠的饮水量下降(p=0.018)。④排尿量:组间比较并没有发现造模组大鼠的排尿量有差异,但是组内比较则发现只有模型组与托特罗定组大鼠的排尿量有减少(p--0.006与p=0.002)。⑤尿动力学:除中药高剂量组外,其余造模组大鼠的排尿时间较正常组大鼠为延长。模型组与托特罗定组大鼠的最大膀胱排尿压均较正常组大鼠的为低,以托特罗定组的差异较为显着(p<0.005),但中药组各组大鼠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并没有差异。除中药高剂量组外,其余造模组大鼠的膀胱顺应性较正常组大鼠的为高,以托特罗定组大鼠的差异最为显着(p<0.005)。造模组大鼠之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⑥膀胱湿重与膀胱湿重指数:造模组各组大鼠的膀胱湿重较正常组为重,其中以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中剂量组的差异较为显着(p<0.005);中药中剂量组的膀胱湿重最重,而托特罗定组最轻,两者有统计学差异。而膀胱湿重指数方面,造模组大鼠均比正常组大鼠为高。⑦病理检测:光镜观察HE染色切片,发现造模组大鼠的膀胱逼尿肌层有增厚现象,肌细胞肥大,形态多样,肌束排列紊乱有断裂,结构松散,肌束间间隙明显增宽,胶原纤维减少。⑧免疫印迹:各组的P2X1、P2X3受体表达未见明显异常,但是发现模型组的P2X3比值下降,托特罗定组与中药低剂量组又下调,而中药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则上调。⑨免疫组化:P2X1受体主要表达在逼尿肌、上皮细胞和血管壁;P2X3受体表达在逼尿肌。 结论:⑴本研究成功建立DBD大鼠模型。⑵未发现加味五苓散能降低DBD大鼠的体重、血糖、饮水量与排尿量。⑶未发现加味五苓散能改善第12周DBD大鼠的尿动力学排尿时间、最大膀胱排尿压与膀胱顺应性。⑷未发现加味五苓散能减轻膀胱重量与修复膀胱组织结构。⑸发现DBD大鼠的P2X1受体主要表达在逼尿肌、上皮细胞和血管壁;P2X3受体的表达也见于逼尿肌。⑹发现加昧五苓散未能影响膀胱P2X1受体的表达,但是对P2X3受体的表达有调控作用,惟暂未发现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