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通过针刺穴位刺激,发挥疏通脑络、通经调神的作用,验证针刺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20例,尼莫地平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疏通脑络,通经调神治疗,主穴取以百会、印堂、风池为主的7穴,另外还包括人中、肩髃、曲池、阳陵泉;配穴选择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后,给予西药尼莫地平来观察疗效。治疗组在选定主穴和配穴的同时,针刺治疗每日一次,疗程2周。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10mg,q12h,泵入,防治脑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疗程2周。经过预定的治疗时间后,行相关检查来判断临床效果:1.通过观察患者自身的感受和医生检查的情况反映出来临床表现变化,采用临床疗效来评定;2.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反映病人的血流参数并相互比较;3.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与术后行腰穿测颅内压,比较两组颅内压数值变化情况;4.出院时至出院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比较。结果:1.治疗组临床显效6例,显效率(30.00%);有效11例,有效率(55.00%);无效3例,无效率(15.00%);总有效17例,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临床显效2例,显效率(10%);有效8例,有效率(40%);无效10例,无效率(50.00%),总有效例,有效率(50.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对血流速值的测定、颅内压值的测量等指标的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评分,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测定指标变化明显。结论:1.针刺穴位刺激可减轻脑血管痉挛所致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2.针刺穴位刺激可对脑血管痉挛病人可使颅内动脉供血改善、使颅内小动脉扩张;3.本实验疗效可观,有理有据、操作简洁,费用低廉、风险率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