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是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庞大,能否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设法解决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保证农民充分就业是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但是无论从劳动力总体情况看还是从已经转移的劳动力的情况看,普遍存在劳动力的素质偏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无法适应行业和产业的要求。所以研究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关系,探索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地域性或产业性的转移即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或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其中包括职业的转变、居住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劳动场所的变化。人力资本投资指:正规教育支出(包括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在职培训支出(包括干中学)、健康投资支出和劳动力迁移流动支出的总和。具体探讨了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量测定方法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的因素即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健康投资。通过对江苏农村人力资本的状况分析,认为江苏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低、农民子女的营养状况和受教育的状况与城市存在差距。劳动力资源规模庞大、结构不合理、受教育程度不高、分布不均。通过分析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等指标指出转移劳动力的具体状况,突显出农村人力资本不足的缺陷。人力资本对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表现在:增加了劳动者获得信息的能力、拓宽了获得信息的渠道;同时伴随着示范效应和回流效应,也决定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持续性,对劳动力转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江苏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受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健康投资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不足、地区差异大;农民家庭教育负担重,私人教育投资水平低的状况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中小学的师资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正常开展,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不高。在健康投资方面明显表现为投资水平低,农民的营养水平低。因此要加快劳动力转移,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通过基础教育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引导私人投资意愿来加强基础教育。改善农村的职业教育,发挥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统筹作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加大健康投资的力度,从卫生保健、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提高健康投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