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机硅溶胶制备LDPE/SiOx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f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综合性能好,尤其在电性能方面表现突出,被广泛应用于电气领域。但纳米粒子粒径小,易团聚,制备理想分散的纳米复合材料非常困难,尤其是制备聚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基于此,本文在研究高沸点有机硅溶胶制备工艺的基础上,探讨新的LDPE/SiO_x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对其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研究,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高性能聚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采用醇解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实验室自制试剂N为原料制备高沸点有机硅溶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配比(试剂N与TEOS的摩尔比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有机硅溶胶的固含量的影响,确定正交实验的因素和水平,进行正交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制备高沸点有机硅溶胶的最优工艺条件,成功的制备了固含量约为39wt%,挥发份的挥发温度范围为130℃~170℃,稳定时间8个月以上的透明的高沸点有机硅溶胶。同时首次采用高沸点有机硅溶胶与熔融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接共混(即溶-熔共混法)制备LDPE/SiO_x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均匀设计法,对SiO_x含量、密炼时间、密炼转数、密炼温度等七个因素进行了均匀设计,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作为力学性能评价指标,击穿强度和体积电阻率为电学性能评价指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了制备LDPE/SiO_x复合材料的共混工艺,成功的制得了SiO_x粒子尺寸为55nm~96nm的LDPE/SiO_x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分析,研究SiO_x含量对LDPE/SiO_x复合材料加工流变性、力学性能、空间电荷分布、电树放电、击穿场强及体积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iO_x纳米粒子能有效的降低材料的空间电荷密度;添加SiO_x纳米粒子使电树起始电压提高到了11.25kV,抑制了电树生长; LDPE/SiO_x纳米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与纯LDPE相比提高了82.6%;同时,材料的击穿场强、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他文献
稀土硫化物由于它的结构多样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现己在环保颜料、热电材料和陶瓷等领域得到应用。稀土硫化物纳米化后,性质发生变化,在光、电、磁、颜料特别是热电材料
本论文以联吡啶,三氯化钌,稀土氯化物为原料合成了稀土掺杂的探针分子,也合成了稀土掺杂的硅胶基质。将掺稀土的探针分子加入到掺杂稀土硅胶基质中获得了双掺稀土压敏漆样品。采用IR、SEM、EDS、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对探针分子和压敏漆进行了测试分析。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掺杂稀土联吡啶钌探针分子的制备过程中,联吡啶的基本结构没有被破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探针分子呈花瓣状或一定的层状结构。能谱测试发
太阳能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而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成本更低,工艺简单,是很有发展的太阳能电池;静电纺丝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设备简单,可控性强,对半导体薄膜的改性容易,是很有前景的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确定了静电纺丝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过程中的前驱体配比、电纺条件、过程参数等,通过水热法合成了
传统介孔分子筛的孔壁为无定型结构,水热稳定性较差。前驱体组装技术将微孔分子筛的初级和次级结构单元引入介孔的孔壁,改变了孔壁的无定型结构,大幅提高了介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但是前驱体组装技术仍然存在着问题,如模板剂利用率低,用水量大等,这些缺点阻碍了介孔分子筛的应用。晶种法由于晶种的导向作用使模板剂利用率显著提高,但是其合成速率以及产品形貌难以控制;母液循环法通过对母液中模板剂的重复利用,用水量大幅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简称POMs)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磁性、力学等性能。近年来,用载体负载POMs纳米颗粒或与POMs形成复合材料,以充分发挥两种材料性能的研究,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在催化、能量转换和存储,传感器和其它材料科学领域应用广泛,逐渐成为POMs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具有高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