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功能的多样化是中国清真寺的一个特点,清真寺不但是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穆斯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的中心。清真寺是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因此,宗教功能是清真寺的基本功能,穆斯林每日进行的五次“拜功”、每周一次的“聚礼”、庆祝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纪念先知诞辰、庆贺婴儿出生、举办婚礼、悼念亡人等许多重大宗教活动都离不开清真寺。中国的清真寺作为一个基层社会实体,又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在政治上,清真寺历来主动与主流社会相适应,传承着中国穆斯林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经济上从最初的对经济实体的依附关系逐渐走向自办自养的道路,并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文化教育方面则从最初简单的讲经说道逐步走向开展颇具特色的经堂教育,进而注重复合型穆斯林人才的培养,对教学方法、制度、教材等不断进行改革。另外,清真寺还在对外交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本文对中国清真寺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及其演变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在求证和论述过程中,坚持历史的、客观求实的治学态度,采用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方法,以历史发展为纵坐标,以个案分析为横坐标,力求将不同时期的清真寺功能放在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予以考察,尽可能做到点面结合,史论并举。在此基础上,总结清真寺功能演变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做出相应的展望,进一步就清真寺在今后如何继续更好地发挥其特殊功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前瞻性探究。显然,深入研究和考察清真寺功能及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不仅对于开展回族等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历史文化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于维护民族团结、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