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是常用中药,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药用历史悠久,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化学及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参中活性成分主要为两大类,一类为脂溶性二萜醌类成分,如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等,有很强的抗肿瘤、抗炎及保护心肌的作用;另一类为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如迷迭香酸,原儿茶酸,丹酚酸等,多具有抗氧化、保肝以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自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对山东临朐、莒县、平邑、安徽亳州、南陵、全椒等地进行野外调查,了解各地丹参资源状况,并采集了大量的丹参样本(包括叶片、根及根茎)。
本研究对丹参中指标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得到4个脂溶性成分,通过核磁共振光谱鉴定为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I(tanshinone I)和二氢丹参酮I(dihydrotanshinone I)。
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来源于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及江苏等5省11个产地的34个丹参药材样本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酚酸B等4种水溶性成分和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等4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分析脂溶性成分的色谱条件与中国药典(2005版)检测丹参酮IIA的色谱条件一致,分析水溶性成分的色谱条件为本实验室摸索,方法稳定,结果可靠。按中国药典(2005版)丹参含量测定项下规定,所测样本中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含量同时符合药典标准的26个,占总样本数的76.5%;未达药典标准的样本8个,不合格率为23.5%。野生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含量普遍比栽培丹参低,6个野生药材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丹参酮IIA含量未达标,不合格率为66.7%;其余28个栽培丹参中丹参酮IIA含量未达标的仅3个,不合格率为10.7%。但野生丹参与栽培丹参在水溶性成分上并无显著性差异。比较200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的8个产地丹参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脂溶性成分最高的是山东平邑和安徽南陵,总丹参酮含量分别为1.52%和1.39%,最低的是陕西商南,仅为0.23%;水溶性成分含量最高的是安徽南陵、陕西商南和山东临朐,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6.5%、6.2%和6.0%,最低的是安徽亳州,为3.8%。春季采收的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含量普遍比秋季采收的低,但水溶性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别,这应与这两类成分在药材中分布位置的不同有关。
我们又定点收集了位于山东省临朐县丹参栽培基地4~10月份的药材,动态监测丹参根中化学成分随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及有效成分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月份,药材中有效成分累积出现第一个高峰期,6、7月份进入花期,有效成分含量有所下降,9月份时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全年生长过程中的最高峰,10月份,药材主要转为地下营养生长,根部快速膨胀,相对含量又有所下降。综合考虑药材含量与产量两个因素,丹参的采收期一般为10月底至11月初。
指纹图谱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模式。本研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了不同产地36个丹参药材样本的指纹图谱,可定性鉴别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对丹参指纹数据进行进一步归类处理,我们将这些丹参药材样本大致分为A、B、C三大类,其中以山东临朐、莒县及陕西渭南为主的A类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产量稳定,是目前丹参市场的主流来源。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丹参药材中8种有效成分含量随季节更替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指导丹参药材生产、科学选择和确定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完善GAP种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进行归类,对从整体上控制中药材质量,保证用药稳定、有效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