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北油田葡Ⅰ油组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属于典型的窄、薄砂岩储层,作为研究区主要储层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宽度一般为100-200m,即便在目前平均井距250-300m的井网密度下,对砂体的控制程度也很低,如何预测水下窄薄河道砂体的边界便成为本文建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论文主要通过运用地质建摸方法,实现了对研究区窄薄河道砂体边界的预测及其储层参数的三维定量表征。
本文通过对窄薄河道发育概率模型的研究实现了对其边界的预测,首先,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河道砂体的多个随机实现,然后,对这些实现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不同的河道发育概率模型,最后,从模拟实现的参数统计特征是否接近输入参数和模拟实现图像是否符合地质静态模型两个方面进行模型优选,在沉积规律的指导下,依据河道发育概率模型,对局部不符合地质规律的区域进行了人工修改,求得了河道的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很容易的识别河道的边界,较好的解决了窄薄砂体横向预测的难题。对其它的微相预测采用同样的方法,最终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相模型。抽稀井检验结果表明,河道微相砂体厚度的符合率达到85.2%,其它微相在70%以上,从而表明,本文研究建立的沉积相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葡萄花油层由于埋藏深度浅,成岩作用影响不大,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特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本文采用“相控建模”的思路进行储层参数随机模拟。针对不同的微相进行参数统计特征分析和变差函数分析,分别应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和序贯高斯同位协同模拟方法建立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模型,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表明孔隙度与渗透率模型精度较高。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模型进行动态检验,结果表明,由初始地质模型计算的全区含水率变化曲线和累计产液量曲线与历史生产动态曲线相对误差在5%以内,为进一步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和剩余油的分布预测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