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之一,其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使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被公认为是国际资本市场新的发展方向。国外的理论界对此课题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在我国,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目前尚处在理论探讨时期,还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在实践中运用。 本文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关书籍和期刊杂志,结合国内上市公司-中集集团资产证券化结构的实例,从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结构、运作过程、运作效率、独特优势、引入我国的可行性,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对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作一介绍、分析。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ition,意为资产支持证券化,简称ABS),是指将银行或公司所拥有的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从其他资产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资产池,以该资产可以预期的、未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为保证,通过结构性重组,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证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证券化带来了至少四个方面的革新。首先是证券化将非流动性的资产(债权、抵押权等)转化为可自由流动的证券类权利,革新了债务工具的法律性质;其次是有效地将权利人的风险限定在被证券化的资产范围内,避免了以全部资产承担债务的保全义务,实现了信用隔离;第三,证券化结合了多项交易过程,并有多个市场主体参与,是一项结构性的交易过程;第四,证券化将金融中介与市场中介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加了市场效率,并随之产生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 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对其资产所有权的转让提高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而对于要投资该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其投资风险不再依赖于企业经营本身,而是依赖于资产自身的风险,从企业角度看,资产证券化具有以下优点:资产证券化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资产证券化可以给企业带来削减资本成本的效果,资产证券化可以使企业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证券化可以成为中小企业低成本融资的一种手段。 目前,我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种建设以适应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和现有的金融机构以及融资渠道都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WP=6>资金需求。如何拓展新的融资渠道,扩大引资数额,提高引资质量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无疑将给我国的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我国项目融资的一种现实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和金融深化都在不断地发展,市场法律体系也在日趋完善,以上均为推广资产证券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总体来看,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对我国深化市场经济建设及保障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具有深远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环境尚不完备,但资产证券化对于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发展住宅抵押贷款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可行性。同时,资产证券化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一定的社会经济、金融基础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日益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 每一种金融产品的产生都源于需求,其成长则既需要针对其自身特点的完善的保障体系,又离不开适应其发展的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以其具有的独特优势,已逐渐被经济发达国家所广泛采用,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种成熟的融资工具。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大大加快,国内企业将愈来愈意识到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必将更多地利用资产证券化作为桥梁,以低成本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稳定的资金,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财务状况,使企业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