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1937年平津地区的左翼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各左翼文化团体和左翼文化工作者为主体,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平津地区的左翼文化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政治运动。在白色恐怖和民族危机并重的平津地区,广大左翼文化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文化斗争和政治活动。他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场运动不仅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且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革命青年,锻炼和培养了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壮大了其革命队伍。尽管运动中存在着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等问题,但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平津地区的左翼文化运动是全国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但由于不同的背景条件,活动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又各有其特点。平津地区的左翼文化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与抗日斗争紧密结合。平津地区的左翼文化运动是革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低潮走向复兴的革命历史的一部分。在整个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党团组织、传播马列主义和批判反动文艺思潮以及组织各种形式的政治斗争,实现了对平津地区左翼文化运动组织上、思想上和斗争方式上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