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工作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档案馆作为档案信息的保管、利用场所,是政府对外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其中,面向基层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县级档案馆更是重中之重。近几年,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理念在逐步提升,但档案馆在公共服务道路的发展上却稍显滞后,特别是县级档案馆。鉴于此,本研究课题通过结合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高密市档案馆的现状,依托自身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背景,立足工作实际,从档案馆基础建设、馆藏种类、档案资料利用方式、工作人员档案服务水平等方面分析当前困境,挖掘县级综合档案馆提升服务、改变方式、强化功能的制约因素,借以初步探究出了新时期下县级综合档案馆提升公共服务功能的思路和对策。本文认为一是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档案馆馆址,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档案馆附属区功能,以此加强县级综合档案馆馆库建设;二是要丰富馆藏资源、改善馆藏结构,做好档案鉴定开放、查询编研利用工作提升档案馆的基本功能;三是要注重改变管理理念,提升档案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充分挖掘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如建立政务公开查阅中心、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加文化休闲场所、建设学术交流中心等;四是要在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上将“死”档案变成“活”资料:如参与文化遗产记忆、城市记忆、农村记忆、个人记忆构建,送档案进农村、进社区、进课堂、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建立档案知识库,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等;五是要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实现档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为档案的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本文结合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希望能拓宽档案公共服务视野,为打造符合社会公共性机构标准、践行基层“公共”服务理念的优质县级综合档案馆提出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