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读经、废经之争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全日制读经班”“读经热”的发生,关于读经的问题又一次引起学者的重视。这一情况出现促使笔者研究清末民初时期读经、废经问题的始末,于是,笔者着力研究清末民初这段时期经学是如何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直至从学堂被废除的过程,以及论述民初废止读经后学者的各种争论直至1935年一场平心静气的交流。关于研究读经、废经之争的文章多以民初蔡元培废止读经开始,并没有深入研究清末经学所受的冲击,经学退出历史舞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第一章开始论述经学在清末的境遇,鸦片战争的悲惨教训迫使清廷开始兴办洋务,洋务学堂应运而生,学生首次接触“声光化电”被深深吸引,逐渐荒废经学,清末出身科举的儒臣为维护经学的地位,要求学堂上午学习经学,下午学习洋文,如此三令五申,仍旧有学生午后不学习经学,经学一统的地位渐渐开始动摇。废科举又给经学沉重的打击,使乡村社会中那种尊重圣贤文化,尊重读书人的风气消散了,淡化了经书在学子书桌上的地位。第二章废科举后,学堂兴建,学堂章程应运而生。在小学堂,读经科作为一个科目,占有很高的时间比例,大学堂开始经学分科,实业学堂不设读经科。看似严谨的学堂章程,其实显示了经学的地位在一步步下降,学子终身学习十三经的时代不存在了。就在此时,小学堂废止读经的声音第一次出现,开始了关于读经、废经的争论。第三章民初读经、废经之争。民初蔡元培废止读经,严复首当其冲反对废经,袁世凯打着“尊孔复古”的旗帜搞复辟,陈独秀、李大钊强烈批判孔子。随后有章士钊颁布“读经令”,黎锦熙、鲁迅、周予同等人撰文反对读经,唐文治、梁启超撰文支持读经,江苏、山东两省当局也支持读经。之后,广州、湖南两省当局“强令读经”引发许崇清、叶圣陶、沈从文的强烈批判。最后,南京临时政府祀孔,又引起胡适、傅斯年与章太炎的骂战。争论的背后,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当然也与教育部下令推行白话文致使经学的传播失去文言文载体密切相关。第四章在读经问题沸沸扬扬之际,《教育杂志》主编向各界学者人士征求读经意见,希望平心静气发表意见,给大众读者一个参考。在71份回复里,完全赞成和完全反对派占少数,多数是折中意见,经书可读但要针对不同人群。这一场学术公案并未了结,所以有当下读经问题的争论,才有了笔者写本文的初衷。
其他文献
文章以煤矿井下采掘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水害、爆破等角度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探讨分析,随后结合这些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管理解决措施,以
高考刚刚过去,成绩还没有出来,这个时候,既是考生们满怀期待的时刻,也是骗子们开始寻找目标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刻。而招生诈骗的手段,总结起来不过以下几种:一是骗子谎称自己与大学领
期刊
目的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及其受体(IL-17R)在骨髓瘤细胞表达,探讨其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意义,为进一步功能性研究提供实验
附加外部轴的工业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是飞机部件自动化装配的典型装备,传统的七轴联动工作模式对外部轴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致实施成本高、周期长,故提
以硅酸钠、氯氧化锆和炭黑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硅酸锆包裹炭黑颜料。利用XRD、SEM和色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矿化剂的种类、含量对包裹炭黑颜料高温稳定
<孟子>散文的最主要特色,就是善于辩论.<孟子>说:"我知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这说明孟子掌握了一套辩论技巧.正是由于"不得已"而"好辩",才必须讲究辩论的艺术和效果,
沉着应对国际风云,苦练本领,忠诚于党,听党指挥,人民子第兵个个能打硬仗。
期刊
目的:了解眼科病房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今后的宣教方向提供依据,更好地保证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1-10月在眼科宣教时收集到100例病例中,发现3个方面的问题:胰岛素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