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协同Fenton法处理改善PVA废水可生化性试验及其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iiu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行业之一,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用水量大,排污也多,据统计纺织行业排放废水总量占据工业废水排放比例的 10%左右,COD 的排放总量在各工业行业中排在第 4位,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纺织印染废水占据整个纺织工业废水的 80%,是纺织工业废水的主要部分,其具有色度大,pH 高,多呈碱性,COD 浓度高,可生化性差,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废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常规的废水处理技术难以将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所以,废水治理行业一直将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作为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在纺织印染的整个工艺流程中,退浆过程产生的退浆废水水量不大,占整个印染废水水量的 15%-25%,但污染物浓度很高,贡献了印染废水总COD的60%左右,在这部分COD中,有55%都来自PVA,因此,对废水中 PVA 的降解去除,已经成为目前纺织印染废水达标乃至回用处理的技术关键之一。
  本课题以纺织印染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PVA 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协同Fenton氧化法对PVA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以期降解PVA大分子,改善PVA模拟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条件。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值、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摩尔浓度比)、曝气量等因素对超声协同Fenton氧化体系的影响,并且通过分子量分布的测定、GC-M S 谱图的分析对超声协同Fenton 氧化法降解PVA大分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最后,对降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超声协同 Fenton 氧化的动力学模型,并得出k值模型方程。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反应时间、初始pH值、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摩尔浓度比)、曝气量等因素均影响超声协同Fenton氧化法降解PVA大分子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效果。增加反应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 PVA 的去除率,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但是持续增加反应时间并不能使 PVA 去除率和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持续提高;超声功率存在最佳值,并不是超声功率越大越好;反应的最佳pH应该控制在4左右;H2O2/COD(质量浓度比)和H2O2/Fe2+(摩尔浓度比)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H2O2/COD(质量浓度比)的增加,PVA去除率有很大提高,而H2O2/Fe2+(摩尔浓度比)最佳值为8;在反应体系中通入曝气对试验结果没有很大的增强作用。
  (2)通过对比发现,超声波和Fenton氧化共同作用于PVA模拟废水的时候,比单独超声、单独 Fenton 氧化的效果好,且大于两者的单纯叠加效果,说明超声波与Fenton氧化有协同作用。
  (2)通过对比发现,超声波和Fenton氧化共同作用于PVA模拟废水的时候,比单独超声、单独 Fenton 氧化的效果好,且大于两者的单纯叠加效果,说明超声波与Fenton氧化有协同作用。
  (3)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由于模拟PVA废水为纯PVA溶液,废水主要组成为聚乙烯醇大分子,分子量大于100kDa的分子占绝大多数,在超声协同Fenton法处理之后,PVA大分子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降解,5kDa~10kDa分子量区间内CODCr百分含量大幅上升,继续增加反应时间,大于10kDa 分子量范围内的 CODCr百分含量持续下降,1kDa~5kDa分子量区间和小于1kDa分子量区间内CODCr百分含量有所提升,超声协同Fenton 氧化处理后,PVA模拟废水中的聚乙烯醇大分子得到有效分解,生成中分子和小分子,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4)分析不同反应时间下GC-MS图谱可知溶液中PVA大分子长链被打断形成短链烷烃、醚、酸、酯类等物质,苯基十一碳-10-烯基酯和油酸酰胺为降解生成的主要小分子物质,说明大分子有机物得到降解。
  (5)根据动力学反应原理,从PVA去除率和相对呼吸速率两个方面建立反应的动力学速率方程,并对初始 pH 值、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摩尔浓度比)、超声功率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协同Fenton氧化降解PVA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建立初始pH值、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摩尔浓度比)、超声功率四个影响因子与反应速率常数 k和 k’的多元非线性拟合关系式,从 k 和 k’模型方程可以看出H2O2/COD(质量浓度比)对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溶液初始 pH值和超声功率,影响最小的是H2O2/Fe2+(摩尔浓度比)。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飞速发展,凭借其所具有的全天候、全球性、精度高、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高精度重、磁勘探测量当中。为今后的重、磁勘探测量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采用GPS相对定位方法,可以方便地测得地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高精度平面位置信息和高程信息,因此,它在重、磁勘探测量中有广阔的用武之地。特别是基于载波相位测量的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的日益完善,使许多原来十分繁琐的野外
川西坳陷东坡YT地区北部的丰谷和南部回龙地区在须家河组都获得较好油气成果,展示了该区深层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揭开了YT地区深层勘探的序幕。但川西须家河组气藏属于超致密,裂缝性气藏,储层具有“两超”—超致密、超低孔渗和极度非均质性特征,再加之该地区钻井少,前期研究主要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故有效储集带预测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高能沉积微相控制的优质砂体展布规律、网状裂缝发育特征等,在油气勘探中都堪称
学位
大牛地气田盒1段气层属于致密砂岩气层。盒1段辫状河特征明显,砂体发育并相互叠置,导致储层纵横向岩性、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因低孔、低渗,岩性致密,致使气层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增大气层识别、分类的难度。生产和研究不同步,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和钻井数量的快速增多,分区块、分小层对盒1段气层进行评价显得相当必要和迫切。  本论文以小层为单位,通过钻井、录井、测井、测试等资料,研究储层物性、岩性,气层测井响
乾安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晚期,油田储量动用程度高,水淹情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平面、层间矛盾突出。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多角度、动静态结合定量表征非均质特征,分析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建立三角洲前缘储层非均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非均质性与注水、注气开发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对乾安油田实施注CO2气驱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及认识:①通过地层对比、微构造、沉积相研究,揭示出
学位
金属氮化物作为新型等离子激元材料具有作为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的应用潜力。为此,本文以四氯化钛、五氯化钼、乙酰丙酮氧钒和五氯化铌为原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成膜助剂,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氨气还原氮化技术制备出TiN基三元金属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组成、结构及SERS性能。结果发现,当引入五氯化钼后,TiN复合薄膜中析出Mo_2N颗粒,其SERS性能较为优异,对R6G的检测极限为10~(-5) M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发展至较高阶段的产物,在城市-区域空间组织方面的先进性已被全球公认,成为全球城市化的主体。但随着高密度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群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日益严重,逐渐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区。城市群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在空间组织方面发挥的同时,能否在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表现出同样的优越性是值得去深入分析的。  本文利用RS&GIS相结合的方法,采用2000至2015年MODIS地表温度(以
学位
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如以吴江盛泽为代表的纺织重镇已达千亿能级。作为世界上纺织印染行业的领军者,我国对染料有着较大需求。在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2017年中国水网的报道, 2009~2014年期间,我国每年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约20~23亿吨,而其中偶氮染料废水占比高达60%~70%。偶氮染料废水直接排放至水体,不仅会降低透明
近年来,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水体中频繁被检出,其进入环境后发生的各种环境行为以及对水生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四环素类抗生素因不断输入而在水体中呈现出一种“假持续”的现象,但是其化学结构并不稳定,在水体中可以发生水解、光解等一系列转化反应,产生其它具有环境风险的转化产物。其中,差向四环素类和异四环素类为其主要的转化产物。微藻作为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在整个水环境食物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位
光催化技术由于温和的反应条件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在环境修复领域展现出日益显著的优越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发展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已经逐步变成光催化技术走向实用性的研究重点。传统光催化剂大部分为粉末状,存在难以回收、二次污染等缺点并严重限制了其应用。为了提高实用性,科研人员陆续开发了以各种刚性材料为载体的负载型或无纺布等光催化剂,然而这些基底材料存在易脆或不能使流动污水通过的局限性。柔性碳纤维布不仅弥补了
学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中释放出来的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水体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作为一种新兴的降解污染物的手段,光催化反应由于催化降解对象的非选择性、半导体光催化剂的高效性及制备成本的低廉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体净化和能量转换等方面。在众多的光催化剂中,因为物理化学稳定性好、易制备,以及较高的氧化性能力和电子传输能力,ZnO一直被认识是最具有前景的一种光催化剂。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