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位居世界首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中医药在防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延缓疾病进程,有效防治并发症。本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糖尿病郁热阴伤证的病理变化和“甘苦合化”法的治疗机理,临床观察了“甘苦合化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动物实验观察了清滋降糖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清滋降糖饮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①现代医学对Ⅱ型糖尿病的认识,综合本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等的研究成果。②根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分析归纳糖尿病病名的沿革、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总结古今医家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及治法用药。③论述了Ⅱ型糖尿病郁热阴伤证的病机、证候特点、辨证要点,以及采用甘苦合化法治疗本病的理论依据。④王灿晖教授创制的清滋降糖饮的组方特点、药物作用。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清滋降糖饮治疗Ⅱ型糖尿病郁热阴伤证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探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清滋降糖饮)组、西药(二甲双胍)组及联合组(清滋降糖饮加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用量是西药组的2/3),共完成108例病例观察,每组各完成36例。观察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和联合组的症状改善率高于西药组,其中咽干口燥、心烦畏热、多食易饥、五心烦热、口苦、急躁易怒、汗多的症状缓解有效率超过90%。与西药组对比,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差别均很明显,治疗疗程越长,疗效越高。证明清滋降糖饮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方面疗效突出,体现了中医的独特的优势。在降低血糖(FBG.2hPG.HbAlc)方面,三组都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作用,结合组、西药组较中药组有更好的降糖趋势,但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血脂调节方面,三组都具有对血脂的调节(降低TC.LDL-C,提升HDL-C)作用,中药组、结合组对降低LDL-C方面优势更为明显(P<0.01),西药组在降低TG作用不显(前后对照P>0.05);实验结果还表明,清滋降糖饮对FINS有明显影响,中药组、结合组更能降低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西药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HOMA-β(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在统计学上未见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疗程不够长有关。结论:清滋降糖饮具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动物实验目的:观察清滋降糖饮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探讨方法:利用链菌佐脲素(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清滋降糖饮组、二甲双胍组、模型组3组,同时加空白组(未造模)作为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1个月后,分别测定各组给药前后FBG、GSP、GHb、 TC、TG、HDL-C、LDL-C、C肽的值。结果:(1)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2)经1个月的治疗后,清滋降糖饮组、二甲双胍组血糖显著下降(P<0.01),两组GSP、GHb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3)清滋降糖饮组能明显降低TG(P<0.05),二甲双胍还具有降低TC的作用(P<0.05);(4)清滋降糖饮组能显著降低LDL-C,与模型组相比(P<0.01)。(5)模型组大鼠的血浆C肽水平并未显著低于清滋降糖饮组大鼠,且显著高于空白组大鼠。结论:清滋降糖饮、二甲双胍在降低血糖、血脂方面均有很好的作用,清滋降糖饮组LDL-C、TG效果较优,二甲双胍具有较好的降低TC的作用,可能由于疗程相对较短,C肽的改变尚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