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寻求更多的脑梗死相关因素并加以控制,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脂联素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保护心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及抗炎症和损伤后抗内膜增生的特性.本实验主要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同时观察探讨其与一些脑梗死危险因子的相关性,从而明确其是否作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起作用,还是通过其他危险因子而发挥作用,希望可以为脑梗死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预防和预后指标。实验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病例组:分为脑梗死组(n=48)、脑梗死并2型糖尿病组(n=30)。对照组:分为正常对照组(n=19)、2型糖尿病组(n=23)。二、主要试剂及仪器快速法人脂联素定量ELISA试剂盒、酶标仪、—20℃低温冰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实验方法1、标本收集:均于清晨空腹经肘前静脉取血5毫升,分离血清。2、采用ELISA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测定脂联素。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生化指标。4、统计学处理各组参数用X±SD表示,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检验。两数值变量间相关分析,使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①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BP、TG、TC、LDL、GHB、FBG显著升高,ADP显著降低。②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TC、LDL、GHB、BMI、FBG显著升高,ADP显著降低。③2型糖尿病组并脑梗死组与脑梗死组相比:BMI、TG、TC、LDL、FBG、GHB显著升高,ADP显著降低。④2型糖尿病组并脑梗死组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DBP、TG、TC、LDL、GHB、FBG显著升高,ADP显著降低.2、大梗死灶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中小梗死灶患者。3、各组女性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4、各组肥胖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非肥胖者。5、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脂联素与TG、TC、LDL、GHB、FBG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6、性别、TG、BMI、LDL、GHB、FBG与脂联素水平独立相关。结论1、性别、BMI、TG、LDL、FBG、GHB为脂联素影响因素。2、脂联素水平降低是脑梗死发生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梗死的结果;脂联素水平与梗死面积呈负相关,因而脂联素可以作为神经损伤的标识物。3、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合并脑梗死时下降更多。4、脂联素有望为脑梗死的防治及估计预后提供一种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