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风水现象盛行的社会学探析——以河南省S县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水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蕴的传统文化事象,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风水早已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处,凝结为社会民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但长期以来风水受到科学界的嘲讽与批判,被列入迷信与巫术范畴。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意识形态控制的逐步松解,风水现象才再度盛行起来。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背景下,研究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一个县城,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风水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生存演变的逻辑,探讨风水与现代化的关系,并揭示风水现象对于建设和谐文化的意义。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导言:说明问题研究的缘起、意义、理论框架和路径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描述所研究区域的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概况,说明风水在S县的最初衍化和表现形态。 第二部分:从社会各个阶层在风水信仰中的角色变化入手,分析风水在转型时期盛行的表现。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风水现象重新盛行的根源。风水能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得以恢复和发展,与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及风水自身的现代化调适、主流意识形态控制形式的转变有密切的联系。风水的复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四部分:简要说明风水现象盛行的社会学意义,从它的正功能和反功能两方面加以分析,说明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以及消极的因素。 第五部分:根据分析预测风水现象的未来走向,即走向理性化、实用化、世俗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最后根据文化变迁的规律,提出风水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相适应,与建设精神文明相适应。全文的分析服务于一个目的,即辩证地认识风水,正确看待这一特殊的社会一文化现象,以引导其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正在从一个典型的移民输出国家走向输出和输入同时并存,学术界已经对海外华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对输入到中国的国际流动人口研究并不多。   本文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对
学位
全球结社革命浪潮的兴起、市场和企业在社会福利领域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公众和学界都看到了
农民工已经在事实上构成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其权益受损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众多争议其实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应该用市场调节办法来解决
学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国民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南宁市邕宁区是广西新农合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之一,为了吸取经验与发
本文以中山市外来人口为例,探讨新生代外来失业群体的生活预期。1980年代后期兴起的打工热潮,至今已有20多年了,城市外来人口已经出现了代际的变化,新生代外来人口的许多社会
学位
借鉴西方社区卫生服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社会发展和人口需求的具体情况,1997年国家提出在全国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各地区示范站点的带
史禄国是一位俄国的人类学家,这位人类学大师对人类学的贡献极大。他是与马林诺夫斯基同时代的人类学家,但是因为人生际遇的不同他却没有像马林诺夫斯基一样赫赫有名。史禄国
近年来,我国的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扶贫任务能够全额甚至超额完成。但是,扶贫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名实分离”和资金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培训任务的全额落实与扶贫资源配置之间存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