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了探析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及困境、增加课堂教学、学生发展和教师提升的研究价值,围绕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应用因子分析、ANOVA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的关于课堂沉默现象、课堂沉默成因及课堂沉默策略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得出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对话的重要性、学生课堂沉默的普遍性和小学生课堂沉默比较研究的缺乏性。本研究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对小学低中高段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进行调查和描述、对小学低中高段学生课堂沉默的成因及差异进行比较。问卷调查部分的内容围绕学生课堂举手发言观念、课堂举手发言影响因素、课堂举手发言情境三大维度对小学低中高段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小学低中高段学生课堂沉默现象背后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主要有: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积极性随学段的升高而降低;答题自信心、答题负面反馈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影响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大。课堂观察部分的的内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对课堂沉默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析,分析结果显示:小学高段课堂上从未举手发言的人数明显多于小学低段及小学中段;小学高段课堂上从未举手人数占班级人数的比率明显高于低段和中段;课堂上从未举手发言的人数随学段的上升而增多,每个提问下平均举手的人数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减少;学生的课堂举手发言积极性呈现出随着学段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小学低中高段学生的课堂沉默存在显著差异。访谈部分的内容围绕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要从课堂教学、教师、学生等视角进行分析,影响各学段学生课堂沉默的主要因素及其在学段间的差异、变化趋势如下:习惯听讲心理的影响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大;从众心理对中高段的影响较大;教师区别对待的影响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大;自我防御的影响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大;课堂趣味性不足的影响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大;正确答案取向的影响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大;课堂提问氛围不佳的影响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大;教师引导不明确的影响随学段的升高而增大。此外,小学低中高段学生课堂沉默成因间的关系为:其一,课堂正确答案取向是小学低中高段学生逐渐走向课堂沉默的首发性影响因素,产生于小学低段,发展于小学中段和高段。其二,教学方式不佳对小学低中高段学生逐渐走向课堂沉默的影响主要在于其从低段开始就受到“正确答案”的影响。其三,小学低中高段学生逐渐走向课堂沉默的核心影响因素在于学生不断“接收”到的积累性的负面心理反馈。小学低中高段学生课堂沉默成因发展历程的特点主要有:影响个人举手发言积极性的因素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多,交叉性也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强,课堂沉默成因发展的整体趋势是成因逐渐复杂化;低中高段学生课堂沉默成因发展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小学低段到小学中段的转折过渡中。最后,本研究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从不各学段的特点及课堂沉默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为不同学段提出的针对性改善策略如下。小学低段学生课堂沉默改善策略主要有:营造大家互相欣赏和赞赏的氛围;寻找学习伙伴,关注学习进展;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想法。小学中段学生课堂沉默改善策略主要有:改变学生的参与方式,由接受式参与转变为互动式参与;“反馈具体化”,增强学生表现力;开展师生的课后讨论和谈话,创建“探讨共同体”。小学高段学生课堂沉默改善策略主要有:师生共同参与倾听研讨;提升课堂管理认识,转变课堂调控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制造发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