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乒乓球规则的改变,弧圈球进攻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反拉弧圈球技术是弧圈球进攻的主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选手的重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反拉弧圈球技术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马龙、波尔、马琳及王皓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世界优秀运动员反拉弧圈球时以反拉正手位和反手位的弧圈球为主。2.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发球后反拉弧圈球得分率高于其他两阶段反拉弧圈球得分率。3.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反拉弧圈球以相持段反拉弧圈球为主。4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反拉弧圈球反拉前冲球多于反拉加转弧圈球,反拉加转弧圈球的得分率高于反拉前冲弧圈球。5.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为71.2%,远远高于反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男子运动员接反手位来球时,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分别为47.8%。可见,反手位正手侧身反拉弧圈球将成为反拉弧圈球的一大趋势6.反手反拉弧圈球技术不仅具有动作小、速度快、威胁大、动作隐蔽、突然性强等特点,对正手反拉弧圈球和相持中反拉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积极的互动作用.改用无机胶水后,随着球速减慢、旋转减弱、反手反拉弧圈球技术正被愈来愈多的优秀运动员所掌握和使用,反手反拉弧圈球的强强对抗也将成为反拉弧圈球的一大趋势。7.在反拉回球落点上,男子运动员以正手位为主,依次是反手位和中路。8.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反手位和中路正手反拉弧圈球球使用率远高于反手反拉弧圈球,且男子运动员正反拉弧圈球使用率差异显著;在反拉弧圈球方式上,运动员反拉较多的是前冲弧圈球,但反拉加转弧圈球的得分率要高于前冲弧圈球。研究提出的建议如下:1.发球后反拉弧圈球不一定是主动的,接发球后反拉弧圈球也不一定是被动的,建议加强发球和接发球的质量以及反拉弧圈球过程中处理好发球后反拉弧圈球和接发球后反拉弧圈球与相持中反拉弧圈球主动进攻与主动调整的关系。2.反手位正手侧身反拉弧圈球球将代表反拉弧圈球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建议运动员提高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的同时也加强反拉弧圈球的质量和反拉弧圈球落点意识。3.在国际乒联频频修改规则后,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后无机胶水的采用,更应注重反拉弧圈球的衔接能力,将发球后以及接发球后的反拉弧圈球衔接形成一个整体。4.反手反拉弧圈球将代表反拉弧圈球技术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反手反拉弧圈球的强强对抗也将成为反拉弧圈球的一大趋势,建议两面弧圈型打法的运动员要加强反手位反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加强反手反拉弧圈球的质量,和反拉弧圈球的落点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