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微营养素相关基因的QTLs作图及克隆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uzh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上超过30亿的人微营养状况不良。增加粮食作物中可被利用的微营养物质含量是公认的解决微营养缺乏的有效办法。作为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的小麦,像其它主要粮食作物一样,微营养素的含量不高,无法满足人体的需要,因此对小麦不同品种中微营养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用QTLs定位方法研究其遗传机制并克隆重要微营养素相关基因,对于成功培育富含微营养素的小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了286份不同小麦品种中包括微量元素Fe、Cu、Zn、Mn及K、Na、Ca、Mg、和维生素C及抗氧化活性物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光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还原型谷光苷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苷肽还原酶(GR)、总抗氧化态(TAS)等在内的15种微营养素的含量和部分种子性状。15种微营养素相关性状的数据分布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典型的正态分布,如GSHP、GSH;第二类是偏正态分布,如GST、Vc、SOD、TAS、K、Zn、Na、千粒重等;第三类是非正态分布,如Ca、Cu、Fe、Mg、Mn等。值得一提的是Ca的次数分布呈成双峰型,与其它任何观察值的分布情况都不同。一般认为,数据呈正态分布的性状是典型的数量性状,有利于QTL定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286份小麦种子中的变化幅度不大,高极值和低极值的倍数在3.20到1.43之间,差异最大的是Na、达3.20倍,其次是Zn和Cu,分别相差2.23倍和2.13倍,Mn的相差倍数最小,为1.43。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差异变化比较大,含量差异倍数在13.97-1.34倍之间。V_C含量相差倍数最多,达13.97倍;其次是GST和GSHP,相差倍数分别为9.12和6.13;SOD含量相差倍数最少,只有1.34。有些材料如大拇指矮、Pm16、Pm19、平阳181、南大2419等,同时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微营养素含量的最高值或最低值。小麦种子性状与微营养素的含量有较多的负相关。不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之间存在较多的相关性,不同的微量元素之间也存在较多的相关性,但这两大类物质间的相关性较小,提示这两大类微营养物质的种子储藏机制也有两类,这两类储藏机制的交叉点可能不多。根据微营养素的含量和种子性状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材料聚在一起,即可看出这些性状虽然受环境的影响,但是遗传因素还是主要的。 用国际小麦作图群体对包括8种微量元素、2两种维生素(V_C、V_E)、6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及直链淀粉、总淀粉在内的18个与小麦种子中微营养含量相关的性状及部分种子性状进行加性QTL和上位QTL分析,共检测到与小麦种子中的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相关的加性QTL18个,上位QTL15对。目前未见与小麦种子中微营养素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相关QTL定位的报道,因此,这些OTL位点为我们首次定位的新位点。与小麦种子中微营养素相关的QTL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位于2D长臂上的Xfbb377-Xfbcd410区段存在一个影响小麦种子中SOD含量的上位QTL位点和一个与小麦种子中总抗氧化态相关的加性QTL位点。Neuman and Hart(1986)将SOD定位在2A,2B和2D上。SOD是抗氧化活性物质之一,所以,此二位点的重合加上Neuman and Hart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此区段包含有影响小麦种子中SOD含量的基因。在6AL上的Xpsr463-Xpsr915区域包含一个影响小麦种子中V_E含量的上位QTL位点和一个与小麦种子中V_C含量相关的加性QTL。另外,在2B染色体上两个影响小麦籽粒中V_C含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钢骨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为工程应用和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钢骨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空间组合
由于目前的教学场域观固囿于“在场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所以人们仅仅专注于教学过程中在场的知性,而置不在场的德性于不顾。要从根本上摆脱教学活动中的现代性危机,就必须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动机,教师自主发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它既要体现其"自主"特色又不能"个体孤立"发展。课堂教学场域作为一个时空整体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了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实验考核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分析目前实验教学中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生物学类实验考核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种间杂交在植物基因组进化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育种方法。McClintock曾预言,物种间的远缘杂交对基因组来说是一种冲击,随之而来的基因组中一些
党的十九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征程。新时代发展的目标是更好地推进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功
电力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基础管理尤为重要,只有打牢基础,企业才能长足发展。但由于电力企业长期的条块化、分段式管理,造成部门间协同效率低,管理内耗大,难以满
云南野生稻是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优良种质基因,是改良栽培稻,可供人类长期持续发掘利用的重要基因宝库。野生稻过去在云南分布广,生态类型多,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