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癌(HCC)已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继续上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750000例肝癌新增病例报告。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显示,肝癌发病率与其病死率大致相同,这表明大多数肝癌患者死于这种疾病。尽管对高危病人的监测手段及早期肝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和化疗方法得到显著提高,但肝癌患者的总体预后结果仍旧不乐观。因此,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和进一步研究这一致命疾病的具体机制十分重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是一种可溶性蛋白质,通过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高度结合从而影响IGF的生物活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便是IGFBP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IGFBP-1以及IGFBP-3、4和6通常影响IGF与其受体(IGF-R)结合,导致IGF-IGF-R信号通路发生变化,对下游包括癌细胞在内的靶细胞产生影响;而IGFBP-2、5可以通过提高IGF配体的生物利用度发挥生物学功能。IGFBP-1主要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血清中,肾脏、卵巢颗粒细胞、孕妇子宫蜕膜基质细胞也可以合成IGFBP-1。血清中IGFBP-1以依赖IGF的形式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新陈代谢。另外,IGFBP-1可以以不依赖IGF的形式通过与细胞表面蛋白分子相互作用对各种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发挥作用。因此,可以想象IGFBP-1的生物学功能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复杂。目的进一步研究Notch信号调控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明确IGFBP-1在肝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在体外,探讨IGFBP-1对肝癌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以后临床治疗肝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DAPT阻断Notch信号后,细胞因子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分子的改变。2、RT-PCR、ELISA验证细胞因子芯片的准确性。3、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在肝癌组织和与之对应的癌旁组织中检测IGFBP-1的表达,探讨IGFBP-1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4、在MHCC97H、He PG2细胞系中,外源性添加IGFBP-1重组蛋白,分别利用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等试验方法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5、利用western-blot、ELISA检测与侵袭能力相关蛋白ERK、MMP-9、MMP-2表达量,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结果1、IGFBP-1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显著。IGFBP-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单发多发、AFP、乙肝病毒感染等无关;与病理分期、TNM、脉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相关。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低表达的IGFBP-1可以作为肝癌患者差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2、在四种细胞系中检测IGFBP-1的表达,结果显示IGFBP-1在正常肝细胞中表达最高,肝癌细胞系中随着侵袭能力的增加其表达降低,提示IGFBP-1参与了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3、采用细胞流式的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的IGFBP-1对肝癌细胞的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IGFBP-1对凋亡无影响。4、Transwel实验显示发现随着IGFBP-1的剂量增加,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逐渐减弱,提示IGFBP-1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5、通过ELISA、Western-blot实验发现IGFBP-1可以下调ERK1/2、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活性。结论1、IGFBP-1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它与肝癌患者的病理特征相关,并且可预测肝癌患者预后。2、在肝癌细胞系Hep G2和MHCC97-H中外加IGFBP-1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但对凋亡无影响。3、IGFBP-1可以下调ERK1/2、MMP-2/MMP-9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