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创新产出是衡量创新能力的关键维度,是创新驱动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输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创新产出是突破新一轮经济转型创新能力不足这一最大瓶颈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越需要增加科技创新力量。近二十年来,伴随“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经济赶超战略的逐步推进,面对增长与转型双重压力,中西部地区制定了追赶跨越式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然而,全国范围创新产出仍保持“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发展趋势。中西部地区对全国创新产出的贡献并未表现出实质性变化,与东部人均专利数量的差距不断扩大。创新产出区域差距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部分地区创新赶超政策的低效,无法通过既有创新政策推动创新产出与经济的同步增长。部分地方政府“越位”、“错位”、“缺位”,以创新跨越之名盲目扩大创新投入,区域创新政策结构单一、内容趋同,进一步加剧全国范围的创新割裂,有悖高质量发展目标。因此,正视创新产出区域差距客观存在的同时,系统分析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收敛趋势及影响高水平稳态跃迁的因素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省级区域创新产出是否具有收敛趋势?第二,理论层面,哪些因素对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收敛性产生影响?第三,基于我国具体创新实践,哪些因素对省级区域创新产出空间收敛具有显著影响?第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内部是否存在区域创新产出的收敛俱乐部?以及,各因素对东、中、西省份的创新产出增速和空间收敛性的影响显著程度和影响水平是否具有差异性?本文主要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知识生产函数、区域智力资本概念,在经济增长理论及创新市场失灵理论、系统失灵理论、联邦制理论等基础上,构建出以“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产出收敛”的概念分析框架。对区域创新产出空间收敛性及其类别特征、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本文遵循“分析框架构建——理论证明——实证检验”的总体研究思路,沿着“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研究——分析框架构建与理论证明——σ收敛性现状与趋势分析——p收敛性实证检验与影响因素解释——对策建议”的行文路线,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模型推演以及计量经济实证检验等手段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概念分析模型和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明确并分析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参与对区域创新产出增速及创新产出收敛性的影响。(2)通过σ收敛性分析方法分析创新产出向各时期中位值收敛的趋势。(3)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利用p收敛性分析模型,采用非纳入与纳入空间溢出效应的个体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全国范围创新发展总体向好,并存在初始产出水平较低的省份其产出增速高于初始产出水平较高的省份。(4)东部临海省份出现创新产出高水平集中的空间特征,形成东部临海邻近地区的创新产出高水平收敛俱乐部。而中西部省份创新“粘性”较强,省间创新产出空间关联性与依赖性较弱。(5)构建适宜的创新环境、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创新产出扩散与扩大创新投入同等重要。论文主要创新点为:(1)改进研究创新产出空间差异性与收敛性的实证研究方法。由于区域创新系统涉及较多变量,为防止遗漏变量影响,本文基于个体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控制遗漏变量的个体与时间效应。并将创新产出与控制变量的空间滞后纳入模型,以避免忽略空间自相关性带来的收敛性估计偏误。对区域创新产出空间收敛存在性、类别、影响因素、收敛速度及半衰期进行较为合理和科学的判定。(2)首次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知识生产函数及区域智力资本概念构建区域创新产出收敛性分析框架,系统地将创新投入与环境、创新参与主体同时纳入研究模型。尽管创新产出空间收敛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系统的收敛性分析框架仍然主要运用于经济增长等领域。区域创新产出收敛性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概念模型及研究范式。因此,从各变量是否可作为有效收敛条件的角度进行单独与整体检验、从区域创新产出空间收敛性角度分析产出对创新投入要素、创新环境、创新主体等因素的响应等相关研究仍具有较大扩展空间。(3)基于“引领、统筹、高效、公平”原则、以高质量创新格局为发展目标提出政策建议。考虑东、中、西部各省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差异,分别对东、中、西部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到同一变量对东、中、西部省份创新产出收敛的不同影响等相关结论,并提出“组合式”的因地制宜创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