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自我效能感、主动性人格与疏于照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2分析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自我效能感、主动性人格与疏于照顾间的相关关系。3探讨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自我效能感、主动性人格与疏于照顾间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7月至9月期间,选择山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民政局登记在册的公办、民办或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449名养老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和养老护理员疏于照顾评估量表。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应用SPSS PROCESS程序对研究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1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总分为(47.83±7.54)分;各维度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强化工作意义(13.00±2.17)分、信任下属(12.45±1.95)分、权力委任(11.53±2.58)分和鼓励参与决策(10.85±3.13)分;影响因素包括是否接受岗前培训、年龄、资格证书等级、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和入职后是否定期培训。2养老护理员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8.73±5.95)分;影响因素包括资格证书等级和是否接受岗前培训。3养老护理员主动性人格总分为(40.01±4.71)分;影响因素包括是否接受岗前培训、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年龄、用工性质和户口。4养老护理员疏于照顾总分为(72.89±8.79)分;各维度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身体忽视(22.86±2.98)分、医疗忽视(22.53±2.52)分、心理忽视(16.36±3.23)分和经济忽视(11.15±3.08)分;影响因素包括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自我效能感、工资待遇、入职后是否定期培训和休息时间。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自我效能感正相关(r=0.418,P<0.01);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正相关(r=0.511,P<0.01);自我效能感与疏于照顾正相关(r=0.417,P<0.01);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主动性人格正相关(r=0.379,P<0.01);自我效能感与主动性人格正相关(r=0.187,P<0.01);主动性人格与疏于照顾正相关(r=0.336,P<0.01)。6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疏于照顾的总效应为0.511,间接效应为0.123,直接效应为0.388。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4.07%。7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主动性人格的交互项正向显著预测自我效能感(β=0.035,P<0.001)。养老护理员主动性人格处于低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时,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均正向显著预测自我效能感(β低=0.145,β中=0.312,β高=0.479;P<0.01);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Bootstrap95%CI均不包含0,效应值分别为0.052、0.111和0.170。研究结论1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主动性人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疏于照顾处于低等水平。2养老护理员的人口学特征对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自我效能感、主动性人格与疏于照顾具有一定的影响。3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其疏于照顾水平越低。4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可直接影响疏于照顾,也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疏于照顾,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5养老护理员主动性人格能够正向调节自我效能感中介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疏于照顾影响的前半段路径。随着养老护理员主动性人格水平的提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自我效能感的正向显著预测作用逐渐增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也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