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并没有出现西方传统城镇化中人口大规模、远距离地迁往大城市的现象,现实中农村人口实现了本区域的就地转换,形成了就地城镇化模式。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国家对“三农”投入的总量、增量和增幅都是多年少有的,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较好地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悬殊,城乡面貌反差巨大。出现这种局面与二元结构下形成的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土地收益、金融资源等关键性生产要素,在二元结构体制的惯性作用下,甚至大量金融要素与国家转移支付逆向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为统筹城乡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要素空间流动和集聚是空间优化机理的微观基础。如何通过要素和产业理性流动优化经济空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是政界和学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指出,要素、产品和产业自由流动能提高整个系统和系统内各区域的福利水平,强调规模经济和知识扩散可以直接带来地理空间优化,形成区域稳态,提高各部门收益。城镇化已经成为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的宏观战略。这说明农村的城镇化模式仅靠投入收效甚微,关键是要站在农村居民理想经济人的角度,使要素自主地流向农村,要在减少要素流动壁垒和成本上做文章。 合作经济是我国农村目前主要的经济形式,与城镇化发展存在密切关联,是一条具有重要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担负着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干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结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使命。由于国家专项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心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使得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初见规模,城乡流通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的推动力和纽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计划经济时期拥有的大量地盘和经营网点为基础,围绕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围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近一两年开始探索的土地资本化,使得农民可以将土地转变为资本随身携带,自由流动。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核心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更加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资本、产业空间流动对城镇空间变化影响的内在机理,探讨了基于农民理性经济考量,就地城镇化模式形成和稳定原因,为研究合作经济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简单地说,就是回答如何解决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实现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二是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在新的区域如何就业和定居,即如何做到“产城一体”。在实证分析部分,以山东省为例,用结构方程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要素流动对农村城镇化演进路径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 本论文得出结论,土地要素资本化引致的农业劳动力自由流动(离心力)和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引致的产业和商业空间集聚(向心力)是完成就地城镇化演进的两个关键驱动力。本论文从空间优化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建议应该把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县域和有条件的中心镇,大力生产性和生活性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流通经济的支撑作用和县城、中心镇的地域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集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