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av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外高层建筑、多层工业厂房、桥梁,特别是国内城市在跨立交桥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疲劳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对组合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力方面,疲劳问题极少涉及,更无关于组合梁疲劳问题的规范条文可循.相对来说国外对组合梁的疲劳问题研究得较为完善,已经有专门规范对有关疲劳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不足之处是有关内容主要集中在疲劳寿命的评估与计算方面,而忽略了组合梁的疲劳刚度以及疲劳变形问题.到目前为止作者尚未发现已有文献对组合梁的疲劳刚度及疲劳变形问题加以研究,因此也无相关规范条文对此加以规定.鉴于上述情况,该文的主要目的是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探讨组合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组合梁疲劳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建议合理的组合梁的疲劳寿命计算式.完成了10根钢—混凝土组合梁跨中两点对称加载的试验,和6个推出试件的实验.文中对试验方案、试验过程以及试验现象都有详细的描述.结合实验研究,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钢、混凝土以及组合梁疲劳问题的研究资料,对与该课题有关的内容的研究都引用借鉴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比较分析,以使研究的成果更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疲劳加载次数和疲劳荷载作用引起的栓钉应力幅对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承受重复荷载作用的组合梁的刚度计算公式,提供了合理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为将来制订中国有关组合梁疲劳方面的设计规范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对组合梁疲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倾斜偏心受荷基桩是指同时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偏心弯矩荷载作用的基桩,其受力变形特性要比单一荷载下基桩受力变形特性复杂得多,最显著的特征即P-Δ效应,即竖向荷载在桩身挠曲变形时产生附加弯矩,从而加剧桩身挠曲变形。如何考虑该效应已成为倾斜偏心受荷基桩受力变形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最小势能原理和变分分析方法,在桩-土体系总势能方程中引入竖向荷载附加做功项来考虑P-Δ效应,建立倾斜偏心受荷基桩水平响
学位
空心板梁桥具有施工简便、受力简单、可工厂集中预制等优点,在我国中小桥梁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然而,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空心板梁桥铰缝损坏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现行的空心板梁桥铰缝的计算方法采用铰接板理论,该理论假定铰缝作为剪力键,只传递剪力,不传递弯矩,实际上,有关研究表明空心板梁桥铰缝除了传递剪力外,还传递一定的弯矩,使用铰接板理论作为空心板梁桥铰缝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误区;在另一方面,空
发展地下隧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综合发展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隧道工程的大规模、大面积开展将不可避免的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其内部已经形成的市政管网系统也会在地层移动下发生破坏,对居民生活、城市运行以及地下工程施工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探究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邻近管线的变形机理、影响因素、管线风险评估以及后续的管线加固保护是重要工程研究课题。本文以受隧道施工扰动的地埋管线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室内模型试验、建立
学位
海口市的地表广泛分布气孔构造玄武岩,其气孔是由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中的液态物质气化所致。近年来,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现,玄武岩地基区域很少见到积水现象,查明这类岩石的透水性质,对其进行科学解释,是在此类地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前提。本文从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具有气孔构造和柱状节理的玄武岩裂隙渗流特性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对从海南省海口市玄武岩分布地区采集的4种气孔分布有明显差异的玄武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泛、影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并对自然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滑坡灾害的发生是诸多诱发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降雨入渗的影响。雨水的进入导致土体的含水量增加,土体容重增大,边坡的下滑力增大,非饱和土体的基质吸力随降雨的进行快速降低,进而导致非饱和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最终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因此
学位
本研究围绕邻近地层扰动下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变形特性展开,首先建立钢筋、螺栓、凹凸榫、界面摩擦和混凝土管片共同作用的单环衬砌精细化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上方加载和上方卸载工况下盾构隧道变形模式、弯矩和轴力、裂缝、受拉钢筋应力、螺栓应力、混凝土压应变等结构响应特性及其内在联系;引入塑性铰理论,揭示了隧道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了不同工况下的施工控制指标;探明了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响应特性和破坏过程的异同。其
学位
钢板组合梁是由混凝土顶板和通过横向联结系连接的平行工字钢主梁系构成的开口截面组合结构,是组合梁桥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因其构造简单,受力明确,便于预制施工与维修养护,耐久性优势突出,在中小跨径桥梁的结构比选中有很强的竞争力,具有实现“标准化设计”、“预制装配”、“快速施工”现代桥梁建设的潜力。钢板组合梁结构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中已较为成熟,而在我国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应用并不常见,
预制普通混凝土盖梁的自重大,运输不便且安装困难。而现浇混凝土盖梁的工期长,施工会阻碍交通且耐久性差。本文从实现盖梁的轻型化、快速施工、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工程需求出发,采用UHPC替代普通混凝土,提出一种全新的预制大悬臂预应力UHPC薄壁盖梁结构,减轻了运输和吊装重量,极大地减少现场施工工序。为探究该结构的抗弯及抗裂性能,结合依托工程,设计了一片1∶2大比例缩尺模型并完成了全过程加载测试,并结合试验
西藏达林大桥是一座横跨雅鲁藏布江,跨径布置为35m+5×30m+35m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下部结构采用双圆柱式桥墩。2018年7月的汛期,在水流作用下达林大桥桥面出现了出乎意料的纵桥向大幅振动。本桥桥面的振动方向与来流流向垂直,是一种典型的流固耦合振动问题。虽然柔性结构在风及水流等作用下的流致振动问题已有大量研究,但对刚度大、质量大的小跨径混凝土梁桥的流致振动问题的报道和研究都非常少。目前已有关
为了解决正交异性钢桥面所存在的病害问题,课题组研发了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在此基础上,为满足对自重敏感的大跨柔性钢桥、开启桥等钢桥面的翻修与加固需求,本文提出了采用超短栓钉作为连接件的钢-超薄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该结构的UHPC层厚度仅有35mm,通过超短栓钉与钢板进行连接。为探究该结构的基本性能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9个静力推出试件,研究了栓钉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