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对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对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提升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及时把握教材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我国新教材后续内容的编写具有借鉴意义。研究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的必修系列和2019年新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A版)》的必修系列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数学文化内容的建议与要求,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栏目分布、内容选取、运用方式以及呈现形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进一步检验新旧两版数学教材是否落实《标准》中对数学文化内容的要求,形成文化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发现:两版教材中文化内容的选取与栏目分布均存在不均衡现象;新版教材中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更高,但呈现形式的有效性低于旧版教材;两版教材文化内容的编写没有完全落实《标准》中“教材编写建议”;高中教师可通过借鉴教材已有的文化内容、挖掘教材外更具特色的文化内容或以“概念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等策略设计文化视角下的教学。研究建议教材的编写应适当增加高新技术与人文艺术比重,合理安排栏目设置;加强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提升呈现形式的有效性;教材编写者应准确把握《标准》要求,标注选用信息来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一线教师应积累数学文化的课外资源,不断提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