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腹腔内的“癌泄露”,比较不同解剖位置(高、中、低位,前、后壁)直肠癌发生“癌泄露”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和临床意义。 方法: 于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集70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前、后腹腔冲洗液,按直肠癌距肛缘距离分为高、中、低位组,对腹膜反折下直肠癌又以横切面前、后半部分为前、后壁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所收集腹腔冲洗液中CK-20mRNA的相对表达量。收集11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的腹腔冲洗液同样行PCR检测,作为阴性对照并借以确定阳性阈值线。 结果: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K-20mRNA的表达量。高、中、低位组阳性率分别为6.3%(1/16)、10.7%(3/28)、15.4%(4/26)。腹膜反折下前、后壁组阳性率分别为21.1%(4/19)和5.3%(1/19)。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是切实可行的; 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直肠癌手术发生“癌泄露”的可能性与肿瘤位于直肠的不同解剖位置密切相关。这提示我们要了解直肠不同区段的系膜特点,在膜解剖理念下完成手术以保证膜的完整,尽最大可能减少“癌泄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