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位于四川省九龙县烟袋乡境内,大地构造属性为扬子陆块西侧、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木里-锦屏山弧形推覆构造带及其北西侧后缘拆离出露的一系列变质核杂岩体。黑牛洞矿段位于江浪变质核杂岩体内,该变质核杂岩体核部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里伍岩群(Pt_2l)堆垛层系统,主要出露岩石为变质程度较深的基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受区内构造活动的影响,江浪穹隆周围形成一系列呈环状分布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位于四川省九龙县烟袋乡境内,大地构造属性为扬子陆块西侧、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木里-锦屏山弧形推覆构造带及其北西侧后缘拆离出露的一系列变质核杂岩体。黑牛洞矿段位于江浪变质核杂岩体内,该变质核杂岩体核部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里伍岩群(Pt2l)堆垛层系统,主要出露岩石为变质程度较深的基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受区内构造活动的影响,江浪穹隆周围形成一系列呈环状分布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也是区内十分重要的控矿构造,这些构造的形成为后期的容矿导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过去几十年前人对该研究区的研究不断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勘探工作,对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点与含矿性、围岩蚀变、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尽管如此,在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迁移机制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争议。本文主要从黑牛洞矿段流体包裹体方面入手,基于前人对区内宏观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进行实地采样,结合矿床地球化学以及岩石显微岩相学等特征,对黑牛洞矿段I1、I2、I3号以及II4、III3号等矿体中的包裹体进行均一温度和冰点的测定,根据所测的数据计算出包裹体盐度、密度、压力和深度等数据,并结合上述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进而对矿床流体的性质来源以及迁移机制进行分析,建立矿床成矿模式。论文所获得的认识和成果如下: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纯气相流体包裹体、纯液相流体包裹体、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含子晶气液水包裹体、含液态CO2三相包裹体等,其中纯液相流体包裹体分布最广,其次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形态主要有椭圆状、透镜状、长条状以及不规则状,呈群状或孤立分布,直径大小在1050μm之间。文中主要对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冰点进行了测定,得到其均一温度范围为110.7359.6℃,温度主要集中在151.7359.6℃,平均值为225.01℃,温度存在两个集中区间151.7227.9℃和231.2359.6℃。冰点范围为-0.7-20.8℃;通过计算得出的盐度范围为1.2222.91wt%,大部分集中在6.0120.67wt%之间,平均盐度12.48wt%;根据公式算得的成矿流体的密度范围为0.76061.007g/cm3,根据流体体系计算模式图解所得的密度范围为0.66591.0703g/cm3,密度变化范围较大;成矿压力为307.34×105987.04×105Pa;成矿深度为1.023.29km,平均深度为1.92km,属浅层矿床。由于所得成矿流体盐度、密度变化范围较大,结合前人对研究区氢氧同位素、S、Si、Pb等元素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中的水具有多种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岩浆水、变质水和海水。由于中元古代扬子板块西缘海相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一系列基性岩类,为区内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原始成矿物质,而印支期-燕山期发生的一系列强烈的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又为矿床的形成和富集提供了热源及容矿空间。因此,结合文中流体包裹体成因信息,本文认为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的成因类型是与海相火山喷发和区域构造活动有关的变质矿床。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走进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8年初教育部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了生物学核心素养,如何选择国内外的优秀教学方式,培养普通高中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颁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基于学科的研究型、项目化、合作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孔尺寸可调等优点,可作为催化剂及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论文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与贵金属纳米颗粒相结合,采用辐照技术制备了多种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粒径适中且具有规则晶体结构的ZIF-8 MOFs作为载体,采用γ射线
以2月龄黑鲷幼鱼[体质量(0.7-16.7g),体长(4-9cm)]为实验对象,将同池养殖随机选取的3000尾黑鲷幼鱼逐一称重按照正态分布趋势以5%,20.6%,48.3%,21.0%,5.2%降序分为A(6.8-16.7g)、B(4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序列迅猛增长但其功能结构未知。为了检测未知蛋白质的功能结构,虽然一些预测方法已经被提出,但它们的检测性能仍然有限。作为蛋白质序列分析中最
机器视觉手势交互方式具备操作灵活、空间开放、交互舒适等特点,正逐渐成为实现人与信息终端自然交互的主流方式。由于缺少来自输入设备的触觉反馈,用户需要更加依赖来自屏幕
本文主要对几类弱耦合的NLS-KdV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及其性质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利用变分方法证明了NLS-KdV方程组、NLS-KdV-KdV方程组和NLS-NLS-KdV方程组中的存在性和性质;另一方面,利用局部分歧理论方法,研究了多解的存在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本文需要的符号和基本知识。第三章主要研究NLS-KdV方程组{-△u+λ1u=μ1|μ|
析氧反应(OER)由于反应动力学慢成为诸多能源转化及储存过程中的瓶颈步骤,制备高效、廉价的OER催化剂可大大降低反应过电势,提高水氧化效率。光电化学分解水可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为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氧化铁(α-Fe_2O_3)是一种理想的分解水光阳极材料,然而,由于其空穴扩散距离短、表面OER反应慢等问题,α-Fe_2O_3光阳极性能还远低于实用化要求。本论文研究探索各种
面向复杂环境(力、磁、位移、电场耦合作用)的信号监测与感知能力是智能装备系统(车辆、机械装备系统等)实现快速自适应防护的前提条件,在健康监测、振动/冲击防护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磁敏橡胶(也称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设计的缓冲隔振系统,因其刚度、阻尼在磁场下可控,已被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已有研究表明,MRE由微米量级的(磁性)导电粒子分
近年,不包含任何大π共轭结构,仅含一些非典型生色团的发光化合物因其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人员也在不断地发现或合成不同的此类化合物,但这类发光材料的发展却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且充满挑战,尤其对于发光机理的阐述仍充满争议。在本论文中,系统研究了含有不同非典型生色团的天然化合物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葡聚糖的光物理性质,对其独特的簇聚诱导发光(CTE)现象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成都龙泉茶店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内部,是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区。前人通过对川西坳陷中段侏罗系的油气地质勘探,已经发现了洛带、新都、什坊、马井等工业气藏,反映出侏罗系勘探潜力十分巨大。相关学者对于蓬莱镇组作为常规天然气储层的研究比较深入和全面,但是较为缺乏专门针对蓬莱镇组野外单剖面露头方面进行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在野外采集样本、镜下薄片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对成都龙泉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