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为乳腺常见炎症性疾病,又名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周围炎、粉刺性乳腺炎、乳腺胆固醇性肉芽肿、乳管闭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周围炎综合征等,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也有文献认为小于50岁的经产妇或生产后6年内及绝经后为女性发病高峰,青春期女性、婴幼儿及男性病例较少见。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多变,典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同时或先后)乳腺乳晕旁肿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先天性或渐进性乳头线性凹陷、乳晕旁脓肿形成及反复破溃流脓形成瘘管,亦可发生于副乳。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951年C.D. Haagensen等人将该病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 MDE)",并首次详细阐述其病理过程,认为该病最初病理特点为不明原因的乳腺导管扩张,因此该命名一直沿用至今。我国学者根据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病理发展特点,将其病程分为4个期:导管扩张期、炎块期(肉芽肿期)、脓肿期、瘘管期。目前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研究热点主要为:①乳腺导管扩张与乳腺导管周围炎的因果关系;②细菌感染对乳腺导管扩张症炎症过程的影响;③手术治疗原则及如何降低乳腺导管扩张症瘘管形成的复发率;④乳腺导管扩张症与乳腺其他良、恶性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目的:1.通过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乳腺导管扩张症在本地区的临床特点及抗生索的使用效率;2.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脓液(或炎症坏死组织)标本细菌学检测结果,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复习2011年10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5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病历(活组织检查中偶然发现的“乳腺导管扩张”病例已排除),整理并详细分析其病史、临床症状、治疗经过及病理表现。其中,72例病例分别根据需氧菌或厌氧菌培养要求,采用无菌操作于手术过程中(或脓肿切开引流时)使用包装完整已灭菌拭子收集病变部位的脓液或炎症坏死组织,或者严格按照厌氧菌培养取样要求直接穿刺深部抽取脓液置于厌氧培养瓶中送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显微镜观察及细菌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及微软Excel2007版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我院收治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病例各分期的临床特点及阳性细菌检出结果。结果:1.乳腺导管扩张症就诊时平均年龄34.24岁(12岁至55岁),与乳腺恶性肿瘤(49.92岁,P=0.000)、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4.41岁,P=0.000)及乳腺纤维腺瘤(36.05岁,P=0.015)的年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分期年龄炎块期(37.44岁)与脓肿期(30.91岁,P=0.000)及瘘管期(31.30岁,P=0.000)年龄分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脓肿期与瘘管年龄分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823)。3.乳腺导管扩张症炎块期(89.71%)与瘘管期(68.00%)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构成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3),炎块期与脓肿期(85.71%)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构成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383),脓肿期与瘘管期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构成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62)。4.乳腺导管扩张临床表现主要为乳房肿块或质硬区域(85.16%)、非周期性疼痛(78.71%)、乳头凹陷(58.71%)、乳房红肿(49.68%)、腋窝淋巴结肿大(25.81%)、乳头溢液(20.65%),其中双侧发病12.26%,单侧发病87.74%,包扩副乳1例。5.乳头凹陷阳性率炎块期(42.65%)与脓肿期(68.57%)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3),炎块期与瘘管期(76.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脓肿期与瘘管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448)。6.临床诊断符合率炎块期(60.29%)与脓肿期(91.4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炎块期与瘘管期(96.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脓肿期与瘘管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99)。7.抗生素有效率炎块期(61.54%)与脓肿期(81.2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95),炎块期与瘘管期(52.63%)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481),脓肿期与瘘管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8.抗生素方案有效率p内酰胺类+硝基咪唑类(83.33%)与p内酰胺类单用(45.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p内酰胺类+硝基咪唑类与p内酰胺类+喹诺酮类(75.00%)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28),p内酰胺类单用与p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21)。9.乳腺导管扩张症脓液或坏死炎症组织细菌学检测结果:需氧菌培养查见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氏染色查见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抗酸染色未查见阳性细菌;厌氧菌培养查见革兰氏阳性杆菌;10.炎块期、脓肿期、瘘管期细菌检出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365)。结论:1.乳腺导管扩张症仅次于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已成为我科第四大主要乳腺病种,且年龄分布总体趋势为乳腺恶性肿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2.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基本病理改变是乳腺导管扩张和扩张导管周围炎症,乳房脓肿和瘘管均由导管扩张和导管周围炎症发展而来。3.乳腺导管扩张症为无菌性炎症,可继发细菌感染,与结核杆菌无关。需氧菌及厌氧菌均可查见,细菌种类较多,包括革兰氏阳性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链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且球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并非特殊细菌感染。4.脓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更有效,β内酰胺类+硝基咪哗类(以头孢唑林+甲硝唑为主)为推荐的临床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方案。5.乳腺导管扩张症手术治疗需尽可能彻底地将所有病变乳腺组织切除,以防止术后复发,尽可能保持乳房的完整和美观,可达到一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