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在扶贫中具有独特作用。现阶段林业扶贫越来越受到重视,肩负着解决生态和民生问题两大使命。尽管当前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程度依然很大。因此在贫困地区发展林业是实现精准脱贫和改善生态,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和优势所在。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重点研究在现有政策的支持下,该区域林业扶贫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意见建议,为林业扶贫工作提供参考样板和借鉴,为进一步完善林业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政策提供切实依据,有助于在未来进一步提高林业扶贫成效、发挥林业扶贫潜力。本研究以入户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了陕南地区3个县(区)27个村的林业扶贫情况,使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影响陕南地区农户参与林业扶贫主动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农户普遍对扶贫政策满意度较高,89.69%的人觉得现有扶贫措施可以满足其实际需求,但针对林业扶贫,有58.02%的人认为林业扶贫提供的帮助很小甚至有人认为没什么帮助。第二,农户在林业扶贫中多以被动接受为主,政府主导型和象征性参与特征较多,农户主动参与的意识薄弱。第三,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对扶贫政策认知情况两大类因素对陕南地区农户参与林业扶贫主动性有显著影响,其中受访者年龄、是否为劳动力、是否了解扶贫政策、提供政策是否愿意发展林下经济、是否愿意发展产业这5个自变量对农户参与林业扶贫主动性有影响显著。第四,农户参与林业扶贫意愿较高,但部分家庭是受客观条件因素限制(因病致贫较多、缺乏劳动力、林地规模太小等)并且在项目参与过程中的参与能力有限(缺乏先进技术和相关政策支持等)从而导致参与程度较低,致使贫困人口自身能力得不到培养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调动贫困户积极性,促进“造血式”扶贫、参考群众意愿,改善传统管理机制、多措并举,制定长效帮扶机制、加强科技扶贫,提高林业利用率等四项措施来提高农户参与主动性,从而更好的发挥林业扶贫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