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理论视域中的伍尔夫及其作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pr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伟大的女性主义先驱和女权运动的精神领袖,她倡导自由生活,反对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对立。进入九十年代,随着酷儿理论在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兴起,有学者意识到伍尔夫的性别观与酷儿理论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酷儿理论置疑传统的异性恋霸权,反对社会两分结构对人性的压抑和禁锢。与酷儿理论的观点相契合,伍尔夫的性别观也是旨在消除一切具有歧视和偏见的两分法,建构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她对两性冲突的思考集中体现于她的作品中。她不仅号召女性主动认知自己的身份,而且注重揭示产生两性对立的根源。伍尔夫置疑一成不变的性别身份,因此在写作中常把男女之间的界限置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中。伍尔夫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性别观正是我们理解性别关系复杂性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分析酷儿理论的观点和主张入手,对伍尔夫的同性恋倾向和双性同体思想进行了全面检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酷儿理论与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契合之处。论文通过对伍尔夫三部小说:《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和《奥兰多》的文本细读,揭示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即挑战传统的性别观,反对性别上截然二分的思维方式,主张双性同体,自由生活,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推动历史的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功能词,介词在英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介词数量较少,而其词义丰富,其搭配的复杂性、灵活性使它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众多考试当中,介词也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考
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艾丽丝·门罗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第13位女性,她的作品充满浓厚的地域色彩,并以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给读者描绘了一个色彩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语言的交际功能开始引起从事外语教学法研究的科研人员或专家们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这种教学法最近几年来不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究其原因,仅仅是因为这
《偷书贼》是澳大利亚作家马克斯·苏萨克的著名小说,已经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230周。马克斯·苏萨克也已成为当代澳大利亚文学界获奖最多、著作最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编辑。她的小说以反映与她同时代的女性的生活境况为特征,通过展示女主人公在不同年龄段面临的各种困窘,德拉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