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伟大的女性主义先驱和女权运动的精神领袖,她倡导自由生活,反对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对立。进入九十年代,随着酷儿理论在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兴起,有学者意识到伍尔夫的性别观与酷儿理论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酷儿理论置疑传统的异性恋霸权,反对社会两分结构对人性的压抑和禁锢。与酷儿理论的观点相契合,伍尔夫的性别观也是旨在消除一切具有歧视和偏见的两分法,建构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她对两性冲突的思考集中体现于她的作品中。她不仅号召女性主动认知自己的身份,而且注重揭示产生两性对立的根源。伍尔夫置疑一成不变的性别身份,因此在写作中常把男女之间的界限置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中。伍尔夫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性别观正是我们理解性别关系复杂性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分析酷儿理论的观点和主张入手,对伍尔夫的同性恋倾向和双性同体思想进行了全面检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酷儿理论与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契合之处。论文通过对伍尔夫三部小说:《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和《奥兰多》的文本细读,揭示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即挑战传统的性别观,反对性别上截然二分的思维方式,主张双性同体,自由生活,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推动历史的向前发展。